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局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读书人看轻王侯,不拘泥于世俗事务。
本是蓝田下的隐士,并非为了钓鱼打猎的闲情。
无奈之下亲自耕种,但仍渴望踏上长远的仕途。
隐居之地与您相近,出山谷后我们志向相同。
昨天刚离开石门,五年时光如秋露般更迭。
云龙未能相互感应,求仕之路已尝试多次。
您被官位所束缚,我愧受朝廷之恩顾。
京城门外遥望西岳,百里外可见郊外树木。
祠堂上空飞雨而至,关中大地暮色苍茫。
驱车夜宿郑城,点烛共叙往昔旧事。
山月升起在华阴之上,驱散了河岸的晨雾。
月光如同老友,敞亮心境促膝长谈。
冯公尚且敛翅不飞,元子也依然谨慎行事。
拂衣归隐看似高洁,但沉沦无为实则无味。
张范二人善始善终,我们怎能不心生仰慕。
酒宴结束凉风吹来,人生的起落皆由天定。

注释

儒:指读书人、学者。
轻:看轻,不重视。
王侯:古代的贵族爵位,这里泛指权贵。
脱略:摆脱,不受约束。
当世务:当代的俗事。
本家:原本的家,此处指出生地或籍贯。
蓝田:地名,位于今陕西省。
渔弋:钓鱼、射鸟,比喻悠闲的生活。
无何:不久,没多久。
躬耕:亲身耕作,自食其力。
永路:长远的道路,喻指仕途。
幽居:隐居。
君:指友人或同道中人。
出谷:走出山谷,比喻入世从政。
辞:离开。
石门:地名或特定的门,这里象征离别之地。
秋露:比喻时间的流逝。
云龙:比喻君臣遇合,云从龙而生。
相感:相互感应,喻指得到赏识。
干谒:求见显贵以求仕进。
黄绶羁:黄色的绶带,官员的标志,这里指官职。
蓬山顾:受到朝廷的恩顾,蓬山指代仙境,比喻皇恩。
京门:京城的城门。
西岳:华山,五岳之一。
郊树:郊外的树木。
飞雨:飘洒的雨。
祠上:祠堂上方。
霭然:云雾弥漫的样子。
郑城:地名,可能指代住宿的地方。
秉烛:手持蜡烛,比喻深夜交谈。
华阴:华山北面,月亮升起的地方。
河渚:河流中的小洲。
雾:晨雾。
清光:清澈的月光,比喻友情的纯净。
比:如同。
豁达:开朗,心胸开阔。
心晤:心灵的交流。
冯公:古代贤士的代称,这里泛指有德行的人。
戢翼:收敛翅膀,比喻退隐不仕。
元子:对人的尊称,这里也是泛指。
局步:行动谨慎,不敢妄动。
拂衣:挥袖而去,表示弃官归隐。
沦迹:沉沦的行踪,指归隐生活。
难有趣:难以找到乐趣。
张范:东汉时的两位名士张劭和范式,以友情深厚著称。
岂不慕:怎能不羡慕。
罢酒:酒宴结束。
凉风:秋风,也暗示人生境遇的转变。
屈伸:人生的起伏。
冥数:天意,命运的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名为《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通过对诗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状态的意境。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开篇便以超然物外的情怀,抛弃了对权贵的重视和世间的繁琐事务。诗人表达了一种出世的态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这里的“蓝田”可能指的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而“非为渔弋故”则说明这并不是为了打鱼捉兔而居住,这里有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一种向往。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诗人表达了一种愿意抛弃当前的艰难劳作,追求更长远的精神旅程。这里“永路”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所向往的、超越现实的理想之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的隐逸生活,他们共同在山谷中寻找精神的寄托。

接下来的内容:“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表明了时间流逝和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以及内心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受。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这里诗人提到自己被世俗羁绊,同时也对曾经的隐逸生活有所留恋。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这些句子描绘了诗人的行迹和心境,其中“京门望西岳”表达了一种向往,而“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则是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这两句通过诗人的行迹和夜宿,展现了他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过去经历的回顾与思考。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这里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澄明与豁达。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局步。”这两句通过提及古代隐逸之士,表达了诗人对于那种精神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诗人在这里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最后,“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则是对饮酒和自然之风的享受,以及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精神状态的一种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城旁□□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馀匹。

甲仗明寒川,霜□□□□。

□□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

脱却□□□,□剑沦秋天。

匈奴不敢出,漠北闭甲烟。

形式: 古风

城傍曲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

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形式: 古风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独游

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形式: 古风 押[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