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位文人在冬日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开篇“苍潮漱雪尽风流,寒拥春沙了隽游”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苍潮"指的是积雪覆盖的大地,而"漱雪"则是雪水融合的形容词,"风流"可能指的是那清冷的风,带着一丝丝的诗意。紧接着的“霜髓英英矜客梦,冰丝一一做诗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寒冷中的寂寞和创作时的苦恼。“霜髓”形容的是晶莹剔透的霜花,而"英英"则是细小而坚硬的意思,"矜客梦"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往昔旧事的回忆和留恋。"冰丝"则形容极为细腻的冰凌,"做诗愁"则透露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心绪纷繁。
接下来的“有骚风味秋能老,非酒生涯谁与酬”两句,诗人的情感似乎更加深沉。"有骚风味"可能是指那种类似古代诗人屈原《离骚》的风格,而"秋能老"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过程的感慨。"非酒生涯谁与酬"则是在询问,如果不是借酒来消愁,谁又能陪伴诗人一起叙旧。
最后,“解佩楚皋云杳渺,月明正在玉搔头”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解佩"可能是在形容一位女子在解开她身上的饰品,而"楚皋"则是一个地名,常与屈原相联系。"云杳渺"则是一种迷离、朦胧的美好景象,而"月明正在玉搔头"则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或许在梳理着他的长发,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