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饷水母线者坐人赋之因次其韵

苍潮漱雪尽风流,寒拥春沙了隽游。

霜髓英英矜客梦,冰丝一一做诗愁。

有骚风味秋能老,非酒生涯谁与酬。

解佩楚皋云杳渺,月明正在玉搔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一位文人在冬日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开篇“苍潮漱雪尽风流,寒拥春沙了隽游”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萧瑟、孤寂的情怀。"苍潮"指的是积雪覆盖的大地,而"漱雪"则是雪水融合的形容词,"风流"可能指的是那清冷的风,带着一丝丝的诗意。紧接着的“霜髓英英矜客梦,冰丝一一做诗愁”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寒冷中的寂寞和创作时的苦恼。“霜髓”形容的是晶莹剔透的霜花,而"英英"则是细小而坚硬的意思,"矜客梦"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往昔旧事的回忆和留恋。"冰丝"则形容极为细腻的冰凌,"做诗愁"则透露了诗人在创作时的心绪纷繁。

接下来的“有骚风味秋能老,非酒生涯谁与酬”两句,诗人的情感似乎更加深沉。"有骚风味"可能是指那种类似古代诗人屈原《离骚》的风格,而"秋能老"则是在表达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过程的感慨。"非酒生涯谁与酬"则是在询问,如果不是借酒来消愁,谁又能陪伴诗人一起叙旧。

最后,“解佩楚皋云杳渺,月明正在玉搔头”两句,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展现。"解佩"可能是在形容一位女子在解开她身上的饰品,而"楚皋"则是一个地名,常与屈原相联系。"云杳渺"则是一种迷离、朦胧的美好景象,而"月明正在玉搔头"则是在描绘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或许在梳理着他的长发,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不失优雅的情怀。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春日杂兴(其十二)

南冈北岭对窗扉,看尽朝岚与夕霏。

社后未曾闻燕语,雨中谁不惜花飞。

山醅约莫几时熟,沙笋轮囷一尺围。

莫怨风光损桃李,荼蘼芍药又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杂兴

绿阴芳树鸟啼春,与客相携发兴新。

半落杏花初过雨,微酸梅子已生仁。

每寻诗去必迁坐,稳跨牛归不问津。

筋力尚堪蓑笠在,莫欺老子发如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春日杂兴(其五)

天与之愚竟不移,经年兀兀槿花篱。

拙于生事可无粥,工乃穷人赖有诗。

只恁么休身是客,知何以故鬓成丝。

寒欺雪屋青灯夜,六十犹痴始是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杂兴(其十)

幽蹊几日不曾来,半是红香半绿苔。

乐事每从忙里过,好花偏向雨中开。

惯贫可使居无竹,高隐共忻山有莱。

投老田庐筋力倦,不才多病两悠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