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吟

行年六十二康强,况复身居永熟乡。

道德生辰非易得,浅斟低唱又何妨。

无涯岁月难拘管,有限形骸莫毁伤。

多少英雄弄才智,大曾经过恶思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已经六十二岁身体健康,更何况居住在宁静的永熟之地。
道德和生日并不是轻易就能得到的,慢慢品酒轻声歌唱又有何妨。
漫漫岁月难以束缚,短暂的生命不要轻易损伤。
多少英雄凭借才智博弈,都曾经历过深思熟虑的过程。

注释

行年:年龄。
康强:身体健康。
永熟乡:宁静的地方。
道德生辰:道德和生日。
浅斟低唱:慢慢品酒轻声歌唱。
无涯岁月:漫漫岁月。
有限形骸:短暂的生命。
英雄:英雄人物。
才智:才智和策略。
恶思量:深思熟虑的坏主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六十二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事已高但身体康健的欣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首句“行年六十二康强”直接点明诗人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显示出其虽已年至六十二岁,但仍保持着健康的体魄。接着,“况复身居永熟乡”表达了诗人居住在宁静乡村的惬意,暗示了他对平淡生活的满足。

诗中“道德生辰非易得”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道德的积累并非轻易可得,需要长久的努力和坚持。诗人以“浅斟低唱又何妨”来表达对享受生活乐趣的认同,即使是在这样的年纪,也不妨适当地放松心情,享受人生的美好。

“无涯岁月难拘管”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提醒人们要珍惜时光。而“有限形骸莫毁伤”则是告诫自己和他人,要爱护身体,避免无谓的伤害。

最后两句“多少英雄弄才智,大曾经过恶思量”以英雄为喻,指出即使是英雄也有过深思熟虑和挫折,借此传达出人生的复杂性和人生的不易,同时也暗含着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道德和生活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老年生活的自得其乐,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六十三吟

行年六十有三岁,齿发虽衰志未衰。

耻把精神虚作弄,肯将才力妄施为。

愁闻刮骨声音切,闷见吹毛智数卑。

珍重至人尝有语,落便宜是得便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内乡兼隐亭

兼隐诧来书,于时特起予。

民淳无讼听,县僻类山居。

簿领杯盘外,官联谈笑馀。

不知当此际,傍邑更谁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天地吟

天人之际岂容针,至理何烦远去寻。

凶焰炽时焚更烈,恩波流处浸还深。

长征戍卒思归意,久旱苍生望雨心。

祸福转来如反掌,可能中夜不沉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天宫小阁倚栏

六尺残躯病复羸,况堪日日更添衰。

满怀可惜精明处,一语未能分付时。

沙里有金然索拣,石中韫玉奈何疑。

此情牢落西风暮,倚遍栏干人不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