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始去齐,路逢次膺叔感别叙旧

去年暑雨钩盘,夜阑睡起同征辔。

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

萍梗孤踪,梦魂浮世。别离常是。

念当时绿鬓,狂歌痛饮,今憔悴、东风里。

此去济南为说。道愁肠、不醒犹醉。

多情北渚,两行烟柳,一湖春水。

还唱新声,后人重到,应悲桃李。

待归时,揽取庭前皓月,也应堪寄。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去年夏天的雨滴如钩,深夜醒来一同踏上旅程。
今年春天,我们在齐河古岸边,同乘小船停靠。
像浮萍和孤舟,梦中漂泊世间,分离总是常态。
想起那时,我们年轻,放声歌唱,痛饮美酒,如今却在东风中憔悴。
这次前往济南,满腹愁绪,仿佛醉未清醒。
深情的北岸,烟柳成行,湖光春水,尽是离别的景色。
再唱新曲,后人再来,定会感叹时光流逝,桃李已非。
待我归来,庭院前的明月,或许能寄托相思。

注释

暑雨:夏天的雨。
阑:深。
征辔:出行的马车。
扁舟:小船。
萍梗:比喻漂泊不定。
绿鬓:年轻的黑发。
东风:春风。
愁肠:忧愁的心情。
北渚:北方的水边。
桃李:比喻青春或后辈。
皓月:明亮的月亮。

鉴赏

这首《水龙吟·始去齐,路逢次膺叔感别叙旧》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词中通过回忆去年与友人共度的暑雨夜晚,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去年暑雨钩盘"描绘了昔日的相聚情景,而今"今年芳草,齐河古岸,扁舟同舣"则暗示了物是人非,只剩独自一人。词人感慨自己萍踪不定,梦魂漂泊,与友人的分别让他憔悴于东风之中。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济南的深深忧虑,愁肠百结,仿佛醉酒未醒。沿途的"多情北渚,两行烟柳,一湖春水"景色虽美,却更添离愁。他想象着自己离去后,如果有人再来,听到新声,定会为桃李易老而悲叹。最后,词人以"待归时,揽取庭前皓月,也应堪寄"收束,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希望月光能传达他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设想,展现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具有浓厚的怀旧和感伤之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

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

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

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

应记狂吟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

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

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

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别吴兴至松江作

水晶宫绕千家,卞山倒影双溪里。

白蘋洲渚,诗成春晚,当年此地。

行遍瑶台,弄英携手,月婵娟际。

算多情小杜,风流未睹,空肠断、枝间子。

一似君恩赐与,贺家湖、千峰凝翠。

黄粱未熟,红旌已远,南柯旧事。

常恐重来,夜阑相对,也疑非是。

向松陵回首,平芜尽处,在青山外。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龙吟.次韵林圣予惜春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古阳关/阳关引.寄无斁八弟宰宝应

暮草蛩吟噎。暗柳萤飞灭。

空庭雨过,西风紧,飘黄叶。

卷书帷寂静,对此伤离别。

重感叹、中秋数日又圆月。沙觜樯竿上,淮水阔。

有飞凫客,词珠玉,气冰雪。

且莫教皓月,照影惊华发。

问几时、清尊夜景共佳节。

形式: 词牌: 阳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