柝声

折戟沉沙二百年,重闻严柝抱关前。

白裘狗盗应难遁,绛帻鸡人不再眠。

百堞孤城环守地,万家残月薄寒天。

声声莫怨西风急,管钥微臣隐亦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柝声》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现实忧虑交织的画面。首句“折戟沉沙二百年”,借古战场的遗物表达岁月流转,往事如烟。次句“重闻严柝抱关前”将读者带入边关守夜的场景,柝声再次响起,象征着警戒与不安。

“白裘狗盗应难遁,绛帻鸡人不再眠”两句,运用典故,暗示即便有宵小之徒,面对如此戒备森严的城池,也难以逃脱。同时,鸡人(宫中报晓者)不再安睡,反映出战事紧张,连皇宫都笼罩在紧张气氛中。

“百堞孤城环守地,万家残月薄寒天”进一步描绘了城市的孤立无援和凄凉景象,城墙上的壁垒,以及映照在寒冷夜空中的残月,都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寒冷的感觉。

最后,“声声莫怨西风急,管钥微臣隐亦贤”以西风为喻,表达对戍边将士的同情,同时也暗含对统治者的批评,即使在艰难时刻,那些默默坚守岗位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贤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柝声这一意象,展现了清朝边关的紧张局势,寓言深刻,情感饱满。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机声

鲛室波寒不废机,何堪促织又声悲。

倩桃悔抵青楼曲,苏蕙愁编锦字诗。

十载故人从阁去,一灯慈母课儿时。

报章拟向天河索,牛女当年事亦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琴声

碧梧庭院七弦悲,埽地焚香待月迟。

山水有缘应识我,斧柯莫假更何之?

机心此后鸣蝉捕,绝调当年舞鹤知。

霜籁一天花落去,可曾魂梦入牙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雁声

旧国啼霜浅渚边,入秋诗思冷于烟。

江南客梦三千里,塞北音书十九年。

露白不堪如此夜,月明无可奈何天。

伤心寒到芦花水,莫叩潇湘渔父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蛩声

亭院萧条秋草生,孤灯四壁夜三更。

从军有女思何苦,卒岁无衣懒亦惊。

高枕最难将梦续,空阶况是欲天明。

半间堂圮昏钟动,落叶江山漫战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