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九)

金丹换骨不相欺,大抵凡流性易迷。

若使赤蛇腾海北,自然玉兔走天西。

栽莲使者行真水,种火龙王启大蹊。

好向此中寻捣鍊,飞腾只在一刀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张继先所作,属于道教内丹修炼的金丹诗。这类诗歌深含象征意义,表达的是修炼过程中的精神境界和对真理的追求。

"金丹换骨不相欺,大抵凡流性易迷。"

这两句强调了金丹修炼的重要性,以及普通人容易迷失方向。"金丹换骨"指内丹修炼中达到精气神合一,乃至肉身变化成仙之境界,而"不相欺"则是说这种修炼不是表面的欺骗。"大抵凡流性易迷"意味着一般人由于本性的局限和世间的诱惑,容易迷失方向。

"若使赤蛇腾海北,自然玉兔走天西。"

这两句以隐喻的手法描绘修炼达到高层次时的情景。"赤蛇"象征着内丹中的真火,而"腾海北"则是说这种真火能冲破世间的束缚,达至更高境界。"玉兔走天西"则是指月亮中之神兽(兔)自由自在地在天空行走,象征着修炼者精神上的解脱。

"栽莲使者行真水,种火龙王启大蹊。"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修炼者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践。"栽莲使者"可能是指在内心深处栽培纯洁之物(莲),而"行真水"则意味着随顺自然的道理进行修炼。"种火龙王启大蹊"则是说通过火的力量唤醒内心深处的潜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精神觉悟。

"好向此中寻捣鍊,飞腾只在一刀圭。"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修炼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决心。"好向此中寻捣鍊"意味着对内丹修炼的热爱和不断探索,而"飞腾只在一刀圭"则是说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能够达到精神上的彻底解脱和飞升。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邃的象征语言,描绘了内丹修炼者追求精神提升、超越世俗束缚的过程。

收录诗词(210)

张继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道正,“翛然子”。北宋末著名道士,正一天师道第三十代天师。元符三年(1100年)嗣教,宋徽宗赐号“虚靖先生”。靖康二年(1127年)羽化,年仅三十六岁,葬安徽天庆观。元武宗追封其为“虚靖玄通弘悟真君”。终生未娶,无子,有《虚靖语录》七卷。的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北宋末雷法大兴,天师派天师、、王文卿真人、及南宗陈楠真人均为雷法有名的代表人物

  • 字:嘉闻
  • 号:翛然子
  • 籍贯:林灵素真
  • 生卒年:1092-1127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八)

真铅真汞最堪凭,此理昭昭却少行。

白虎鼎中成玉液,螣蛇宫里养金精。

坎男离女分三位,日月东西合一程。

若向此中寻得路,婴儿相貌自然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七)

子真坛下紫微边,深夜风光俗好传。

不道求铅堪益寿,却言药物可延年。

仙丹未必离身内,人意何须立户前。

或是山精迷弄汝,故将杂色等闲看。

形式: 七言律诗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六)

刘晨阮肇事多非,今日凭君子细推。

谩使仙宫由色欲,却将紫府贮奸欺。

洞中清净难容杂,穴里幽冥易变奇。

大是世人迷不悟,几人丧命为狐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丹诗四十八首(其二十五)

阿尔多淫上帝嗔,罚为狐兽尾随身。

只言五百年方变,岂谓三千日化神。

雷火不知何处用,犬牙同此作教亲。

冤魔眷属狐狸肖,变化妖容惑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