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八日夜雨留智叔

骑台九日登临处,只有归人醉扶路。

千年二谢孰可代,我每苦留君只去。

花粗且为前人惜,曲误不解丞卿怒。

只消著帽受西风,不待风流到新句。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重阳节那天登高之处,只有归途的人喝得东倒西歪。
千年以来,谢眺和谢灵运这样的才子谁可以替代?我每次都苦口相劝你留下,但你总是要离去。
对于盛开的花朵,暂且为古人感到惋惜;如果曲子弹错,连丞相也会发怒。
只需戴上帽子承受秋风,不必等待风雅之事出现在新的诗句中。

注释

骑台:重阳节时登高的地方。
归人:回家的人。
醉扶路:喝得走路摇晃。
千年二谢:指谢眺和谢灵运两位著名诗人。
孰可代:谁能替代。
苦留:苦苦挽留。
花粗:形容花朵盛开。
前人:古人。
丞卿:古代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指对音乐有高要求的人。
著帽:戴上帽子。
西风:秋风。
新句:新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九月八日夜雨留智叔》,通过对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智叔的挽留之情。首句“骑台九日登临处”点明了聚会的地点和时间,而“只有归人醉扶路”则写出智叔即将离去,诗人独自面对秋风冷雨的孤寂与无奈。

接着,“千年二谢孰可代”借用东晋诗人谢灵运和谢朓的典故,暗示智叔的才情无人能及,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然而,“我每苦留君只去”又流露出诗人对智叔离去的深深不舍。

“花粗且为前人惜,曲误不解丞卿怒”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希望智叔能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暗示了智叔的才华可能会被忽视或误解,暗示了他的处境。最后,“只消著帽受西风,不待风流到新句”以轻松诙谐的方式,劝智叔不必过于忧虑,只需享受当下,不必期待每一刻都能留下风流佳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寓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宋诗的婉约与深沉。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日宿百丈山庆善院明日游松风庵谒震禅师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风前饱食松下卧,梦里光阴等闲过。

世间贵人多白头,未容白首送林丘。

左足拘挛右臂缓,荣华只得傍人看。

信知佛法有天乐,扫除疾痼何须药。

山林于我却有因,愿言筑室为比邻。

不辞弃世伴幽独,犹恐山僧嫌近俗。

形式: 古风

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

将老蒙误恩,受吊不受贺。

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

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

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

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

漏鼓已再更,坐者馀几个。

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

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

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

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

身世喜相违,真成蚁旋磨。

平生陈孟公,岁晚不惊坐。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大风

飞沙破面风裂石,平林隐隐倾霹雳。

野火燎原尘涨天,道闻马嘶不相得。

老翁彊欲作少年,立马阶除起无力。

城南桃李春意动,少待明朝莫相失。

形式: 古风

山口阻风

夕风朝未回,来云去为雨。

系舟直山口,天意遽如许。

涛风两方斗,丘原莫当怒。

两山为俯仰,一鸟不得度。

临深负高枕,偷生宁得所。

历历数过帆,当涂气如虎。

快意亦适然,淹泊岂吾取。

溯洄更去留,未易相尔汝。

行登东山颠,壮观前未睹。

九泽不满眼,五丈才一缕。

兹山昔谁游,巨野传自古。

菰鱼无凶年,末利犹不禦。

荷隩活万人,梨埒视千户。

东方富丝麻,小市藏百贾。

连樯自南北,行谈杂秦楚。

向晚风力微,湖清鱼可数。

空仓鸟乌乐,外舍窗扉语。

身非天下惜,家无十金聚。

欲留盗贼迫,欲去波涛怒。

两者尔何从,一死吾未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