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盛秀才

风月何缘事苦吟,拟将英誉压鸡林。

几回立尽三更月,一字搜空万劫心。

梦里忽惊霜入鬓,梅边不觉泪沾襟。

可怜半世聪明种,甘为浮词又陆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明本所作的《次韵答盛秀才》。诗中以风月起兴,表达了诗人苦吟之态与对声誉的追求。首联“风月何缘事苦吟,拟将英誉压鸡林”以风月为引子,点出诗人苦吟的原因是为了追求英名,欲与鸡林(古代指日本)的文士相匹敌。颔联“几回立尽三更月,一字搜空万劫心”描绘了诗人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创作,字斟句酌,甚至到了心神俱疲的地步。颈联“梦里忽惊霜入鬓,梅边不觉泪沾襟”则通过梦境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追求声誉的过程中,身心俱疲,甚至感到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悲凉。尾联“可怜半世聪明种,甘为浮词又陆沉”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半生才华却未能得到应有认可的感慨,以及对虚浮文辞的无奈与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执着与挣扎,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86)

明本(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朝僧人。俗姓孙,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

  • 号:中峰
  • 籍贯:钱塘(今杭州)
  • 生卒年:1263—1323

相关古诗词

送禅者归乡

湖海俄经三十年,无端一念忆生缘。

梦中复做还乡梦,禅外重参逆旅禅。

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

狂心未向机前歇,溢目家山转弃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船居十首(其一)

世情何事日羁縻,做个船居任所之。

岂是畸孤人共弃,都缘疏拙分相宜。

漏篷不碍当空挂,短棹何妨近岸移。

佛法也知无用处,从教日炙与风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船居十首(其二)

水光沈碧驾船时,疑是登天不用梯。

鱼影暗随篷影动,雁声遥与橹声齐。

几回待月停梅北,或只和烟系柳西。

万里任教湖海阔,放行收住不曾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船居十首(其三)

人在船中船在水,水无不在放船行。

藕塘狭处抛篙直,荻岸深时打棹横。

千里溪山随指顾,一川风月任逢迎。

普通年外乘芦者,未必曾知有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