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生

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

曾摘园蔬留我宿,共吟江月看鸿过。

时危苦恨无收拾,道妙深誇有琢磨。

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最近你那风流才情怎么样了?屋外的冷溪流进屋里,带着莎草。
曾经你摘取园中的蔬菜挽留我过夜,我们一起吟诗对月,看着大雁飞过。
时局艰难,痛苦遗憾无从收拾,但你说深刻的道理需要不断研磨。
在这凉爽的夜晚斜倚着入眠应该会做梦吧,我这一生的心思情感,像你一样丰富。

注释

风骚:指文采风流,有才情。
情味:情感、情趣。
门底:门口下方。
寒流:寒冷的水流。
屋里莎:屋内生长的莎草,莎草常生于湿地。
摘:采摘。
园蔬:菜园中的蔬菜。
留我宿:挽留我住宿过夜。
共吟:一起吟诵。
江月:江上的月亮。
鸿过:大雁飞过,鸿雁常象征离愁或书信。
时危:时局艰难危险。
苦恨:深切的遗憾。
无收拾:无法解决或处理。
道妙:深刻的道理或道的奥秘。
琢磨:比喻学习、研究需要反复思考、修炼。
凉夜:凉爽的夜晚。
欹眠:斜倚着睡觉。
应得梦:应该会做梦。
平生:一生,一辈子。
心肺:这里比喻内心的情感。
似君多:和你一样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凄清而又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风骚情味近如何”以问询的方式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风中的花香,让人不禁要去寻觅那份情感的所在。紧接着,“门底寒流屋里莎”,则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诗人居住的孤独与寂寞。

“曾摘园蔬留我宿”一句,透露出诗人曾经与友人共同生活的情景,而现在只能留下回忆。接着,“共吟江月看鸿过”,则是表达了两人曾共同观赏自然美景的画面,如今只剩下孤独的诗人在夜晚仰望流星,感慨万千。

“时危苦恨无收拾”一句,表明诗人在乱世之中,对友人的思念更是无从排解。紧接着,“道妙深誇有琢磨”,则是说尽管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无法改变,但内心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思考依旧如故。

最后两句“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则是表达了诗人在凉爽的夜晚中,即便是在睡梦之中,也渴望能与友人相见。最后一句,则是说诗人的内心世界,就如同他所思念的人一样广阔无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深沉而又复杂的情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双泉大师师兄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

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寄文秀大师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寄文浩百法

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

入室偈闻传绝唱,升堂客谩恃多才。

铁牛无用成真角,石女能生是圣胎。

闻说欲抛经论去,莫教惆怅却空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无愿上人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