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
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双泉大师师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佛学僧侣生活的向往和对师兄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这里通过清泉和白道(可能指的是雪或道路)与岩石的接触,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野趣的自然景象。这种描述常见于描写山水田园诗中的意境。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这两句则表现了僧侣在深夜进行禅修的情形,以及溪流中树枝因寒冷而结冰的景象。禅宗强调静坐冥想以达到心灵的觉悟,这里诗人通过“后夜”和“初入”的字眼,传达了一种深夜寂静中的禅修氛围。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这两句可能是指气候变化或是比喻。南方来的是凉意,北方去的则是腾腾的云雾,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不同地域文化、气候乃至心境的感受和思考。
“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师承之意的尊重与珍视,并希望能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那些在门外(可能是指寺院之外)的僧侣。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佛法传承的重视和对同道中人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师兄乃至整个僧侣群体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佛法精神传承的关注和尊重。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当时六祖在黄梅,五百人中眼独开。
入室偈闻传绝唱,升堂客谩恃多才。
铁牛无用成真角,石女能生是圣胎。
闻说欲抛经论去,莫教惆怅却空回。
六十八去七十岁,与师年鬓不争多。
谁言生死无消处,还有修行那得何。
开士安能穷好恶,故人堪忆旧经过。
会归原上焚身后,一阵灰飞也任他。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
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志定荣枯外,身全宠辱馀。
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