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少府赴滏阳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子真担任河朔县尉,治所紧邻清澈的漳水旁。
春日里草地映衬他的官服色泽,晴天里花朵轻拂着绶带飘香。
青翠的山峦融入官署的景致,黄莺飞过宫殿的围墙。
如果登上那铜台旧址,定会怜悯魏国宫殿的荒凉。

注释

子真:指一位名叫子真的官员,这里代指诗人或诗中的人物。
河朔尉:河朔地区的县尉,河朔指黄河以北地区,尉是古代官名,负责治安等事务。
邑里:城邑与乡村,这里指县尉管辖的地方。
清漳:清澈的漳河,漳水,河流名。
春草:春天的草,此处形容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色。
袍色:官服的颜色,这里用以描绘春日景色与人物服饰的和谐之美。
晴花:晴朗天气下的花朵。
绶香:绶带的香气,绶带是古代官员系于腰间的丝带,常有香味。
青山:青葱的山岭。
官舍:官员的住所或办公处所。
黄鸟:黄莺或其他黄色羽毛的小鸟。
宫墙:皇宫的围墙。
铜台:即铜雀台,古代著名建筑,位于今河北临漳,为曹操所建。
魏寝:魏国的宫殿,这里泛指古魏地的遗迹。
荒:荒废,荒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景象,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对古迹历史的深情寄托。其中,“子真河朔尉”开篇便设定了一个清幽而静谧的氛围,通过“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无限的赞赏和向往。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两句,则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中的孤寂与冷清的一种感慨。诗人通过这种自然美景与古老建筑的结合,展现了自己对于过去历史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某种不满。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这两句,则是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心中涌起对过往历史的哀婉之情。铜台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帝王或贵族建造的瞭望台,此处提及则是在强调历史的沉重感与时间的无情流逝。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一种描绘,更是一种对于过往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郑堪归东京泛水别业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

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

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送陕县王主簿赴襄阳成亲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

求凤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柳录事赴梁州

英掾柳家郎,离亭酒瓮香。

折腰思汉北,随传过巴阳。

江树连官舍,山云到卧床。

知君归梦积,去去剑川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

看君尚少年,不第莫悽然。

可即疲献赋,山村归种田。

野花迎短褐,河柳拂长鞭。

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