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足下复不第,家贫寻故人。
且倾湘南酒,羞对关西尘。
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
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落第后的慰问和劝酒之情,反映出古时士人科举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足下复不第,家贫寻故人"两句表明周子再次未能考中,而且家境贫寒,诗人因此去寻找旧友,以示同情和安慰。
"且倾湘南酒,羞对关西尘"一句则是劝酒之意,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失意与忧愁。这里的"关西尘"象征着周子落第的不幸遭遇,而诗人希望朋友能在美酒中找到些许慰藉。
接着,"山店橘花发,江城枫叶新"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物,通过鲜明的对比色彩和季节特征,传达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新。
最后,"若从巫峡过,应见楚王神"一句则是一种文化上的寄托。巫峡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诸多仙灵居住之地,而楚王神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楚国的某位君主或是楚人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这句话表面上看似是在描述旅行景象,实则透露出诗人对朋友未来命运的一种美好祝愿。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希望周子即便未能考中,也能在精神上得到超脱和升华。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岑参先生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展示了他在用典和意境塑造上的高超技艺。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子真河朔尉,邑里带清漳。
春草迎袍色,晴花拂绶香。
青山入官舍,黄鸟度宫墙。
若到铜台上,应怜魏寝荒。
客舍见春草,忽闻思旧山。
看君灞陵去,匹马成皋还。
对酒风与雪,向家河复关。
因悲宦游子,终岁无时闲。
六月襄山道,三星汉水边。
求凤应不远,去马剩须鞭。
野店愁中雨,江城梦里蝉。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先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