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一二二)

二十部经兼戒律,执相依文常受持。

生生获得有为果,随在三界无出期。

若能离相真入理,理中无念亦无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翻译

他精通二十部经典和戒律,依赖文字形式持续修行。
每一次轮回都追求有为的结果,无论在哪个三界中都没有解脱的尽头。
如果能摆脱执着,深入理解真理,那么真理中就没有念头和思考。

注释

二十部经:指佛教中的多种经典著作。
戒律:宗教戒规或道德准则。
执相:对事物的执着观念。
受持:持续遵守和修行。
生生:每一次轮回。
有为果:通过努力获得的结果。
三界:佛教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层次的世界。
离相:超越对现象的执着。
真入理: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
理中:真理之中。
无念:没有杂念。
无思:不进行过多的思考。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佛家修行的理念,诗人通过对佛经与戒律的学习和持守,表达了对解脱生死轮回的向往。"二十部经兼戒律,执相依文常受持"表明诗人深入研究并遵循佛教的经典和戒律,这些是修行者必须了解和实践的基本准则。"生生获得有为果,随在三界无出期"则揭示了如果仅停留在形式上的学术研究而不真正领悟其深义,就会继续困于生死轮回(三界),无法解脱。

然而,如果能够超越字面意义,达到对佛理的真实理解和体验,那么便能进入一种无念无思的境界。"若能离相真入理,理中无念亦无思"这两句诗表达了这种追求,"离相"指超越文字形式的束缚,而"真入理"则是指达到对佛法真实含义的理解。在这个层次上,没有更多的思考和执着,只有对宇宙真理的直接体验。

整首诗通过对比修行与解脱,展现了诗人对于深刻佛理的追求,以及对于超越世间束缚的向往。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一二三)

学道迷路人,实是可怜许。

被贼妄牵缠,恶缘取次与。

有法遍娑婆,开眼看佛语。

洗舌读经典,和经弄蛇鼠。

动念三界成,迷失当时路。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二四)

身现凡夫事,内照自分明。

三千大千界,满中诸众生。

刹那造有业,了了总知情。

纳安芥子里,称为无相经。

常持人不识,念时无色声。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一二五)

贝多叶里优昙华,万象皆如同一家。

欢喜摘花不见果,吉祥采果不观华。

缘之本来元不识,法王呵之如稻麻。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诗偈(其一二六)

学佛作梦事,不须论地狱。

天堂总越却,六识为僮仆。

心心无所住,处处尘不著。

五道绝人行,无心是极乐。

空里见优昙,众生作桥彴。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