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日华宰钱塘

洛社负才名,吾宗占宁馨。

闻诗趋鲤室,袭庆堕鳣庭。

力学窥堂奥,孤飞彻杳冥。

一枝攀绿桂,百里应华星。

汉网何曾密,吴歈正好听。

油囊满醇酎,千日莫期醒。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翻译

洛社以才学闻名,我家一族中尤为出色。
听到诗歌就急忙去鲤鱼之屋学习,继承了家族的荣耀。
勤奋钻研学问,追求深奥的知识,独自飞翔直至高远的天空。
如同攀折绿桂的一枝,无论多远都能成为明亮之星。
汉代的选拔制度并不严密,吴地的歌谣正适合倾听。
知识如油囊充满醇厚的美酒,千日也不期待清醒。

注释

洛社:指洛水边的社会或学术团体。
宁馨:美好,优秀。
鲤室:古代比喻书房或教育场所。
袭庆:继承荣耀。
力学:努力学习。
堂奥:深奥的学问。
孤飞:独自飞翔。
杳冥:高远的天空。
绿桂: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华星:明亮之星。
汉网:汉代的选官制度。
吴歈:吴地的歌曲。
油囊:比喻知识或学问。
醇酎:醇厚的美酒。
千日:极言时间长久。
期醒:期待清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它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和自我学业的追求。开篇“洛社负才名,吾宗占宁馨”表明诗人家乡在洛阳有着显赫的文学成就,家族中人才辈出。“闻诗趋鲤室,袭庆堕鳣庭”则写诗人的学习态度,听到好的诗歌便急切地前往师傅那里学习,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文化遗产。

“力学窥堂奥,孤飞彻杳冥”表现了诗人在学问上的刻苦钻研和超凡脱俗的追求。接着“一枝攀绿桂,百里应华星”通过攀援青翠的桂树比喻自己在文学上也有所建树,并且能够与遥远的地方产生共鸣。

“汉网何曾密,吴歈正好听”中,“汉网”指的是古代汉朝的诗歌,而“吴歈”则是对南北朝时期吴国的诗人钟嵘《诗品》的尊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前人文学作品的喜爱和认可。

最后,“油囊满醇酎,千日莫期醒”描绘了一种醉心诗酒、享受生活的态度。诗人用“油囊”比喻自己如同一个盛满美酒的皮囊,而“千日莫期醒”则表达了希望这种快乐可以长久,不必急于清醒过来。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文化的回忆、个人学业的追求以及生活态度的展现,勾勒出一个才华横溢、热爱文学且乐观向上的宋代士人形象。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译经光梵大师

薪火灭双林,谁传七佛心。

译筵香篆绝,经叶蠹鱼侵。

猊座云雷歇,龙宫岁月深。

青莲流半偈,白马度千岑。

大士招提启,明君羽葆临。

对翻天竺字,助发海潮音。

空界花成雨,仁祠地布金。

九旬谈妙理,三接简宸襟。

净社延居士,生台集野禽。

琅函香拂袂,奈苑树交阴。

文字蹄求兔,机缘芥值针。

龙华他日会,应记洛生吟。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致仕朱侍郎归江陵

二年分直浴堂门,簪笔垂绅奉至尊。

日过八砖批汉诏,宴开三殿挹尧樽。

忽闻抗表干君父,切要悬车示子孙。

碧落改官旌旧德,黄金加赐见深恩。

群公祖道争飞盖,故吏沾襟亦恋轩。

定是辽东叹城郭,肯同彭泽虑田园。

捧觞莫诉前为寿,上马犹能左属鞬。

临别延英对数刻,已应惇史记嘉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京师故人有以陇西鹦鹉遗予者因畜养之去年出守缙云提挈而至性灵甚慧触类能言公退玩之常若不足忽遇疾而逝因命瘗于小园作诗一章聊以追悼识者无罪予以贵畜也

陇山秋树旧巢倾,远向江东逐旆旌。

去国梦魂应缭绕,入春喉舌渐分明。

一声警露何惭鹤,百啭迁乔肯让莺。

终日雕笼心不恋,经年丹觜色犹轻。

思归悒悒因成疾,顾主依依尚有情。

死葬小园芳草地,夜来经雨绿苔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到郡满岁自遣

迢递分符竹,因循度岁华。

地将鲸海接,路与凤城赊。

触石云频起,衔山日易斜。

潮平聚渔市,水落见人家。

吏隐偏知幸,民谣岂敢誇。

无嫌勾漏僻,且得养丹砂。

形式: 排律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