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内翰见过

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

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

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

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麨。

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

我庭有藜苋,不堪秣腰袅。

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

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

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我居住在城东边的角落,这里偏僻车辆稀少。
忽然听说县令要来,仆人们都像受惊的鸟儿般慌乱。
他进门就笑着坐下,脸颊红润笑容灿烂。
他问我饭菜如何,我回答还是粗粮糙米。
他又问我的诗作如何,我还在为创作所困。
我家院里有藜藿,喂不了他那高贵的马匹。
我壶中没有美酒,无法款待他的随从。
他却高兴事情稀少,特意来这里远离尘嚣。
这并非我高傲不接待,而是真心厌倦了喧嚣纷扰。

注释

隅:角落。
地僻:地方偏僻。
大尹:古代官职,县令。
僮仆:仆人。
惊鸟:形容惊慌失措的样子。
丰颊:脸颊丰满。
糜麨:粗粮。
缠绕:困扰、纠缠。
藜苋:野菜。
秣:喂食。
腰袅:形容马匹细长的身姿。
醪醴:美酒。
犒:款待。
百事稀:事情不多。
矫:矫正、避开。
傲:傲慢。
扰扰:纷扰、嘈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永叔内翰见过》,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城市偏僻一隅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写自己听到大尹来访时家中僮仆的惊慌反应,以及与客人交谈的内容,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纷扰世事的厌倦。

首句“我居城东隅,地僻车马少”点明了诗人隐居的环境,远离尘嚣。接着,“忽闻大尹来,僮仆若惊鸟”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家人的紧张和诗人的好奇。诗人以“入门且坐笑,丰颊光皎皎”描绘客人的形象,暗示其风度翩翩。

在问答环节,诗人坦诚自己的饮食简单,“问我餐若何,依旧抱糜麨”,诗歌中提到的“糜麨”是粗劣的粮食,反映出他的清贫生活。对于诗才,诗人自谦“问我诗若何,亦未离缠绕”,表示自己仍在文学创作中挣扎。

“我庭有藜苋,不堪秣腰袅”进一步强调生活的朴素,藜苋是野菜,而“秣腰袅”形容生活艰难。诗人又说“我壶无醪醴,不能犒介绍”,表明没有美酒招待客人,流露出歉意。

然而,诗人并非傲慢之人,而是因为“乃喜百事稀,来此与世矫”,喜欢这种清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固非傲不往,心实厌扰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以及对简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永叔内翰见索谢公游嵩书感叹希深师鲁子聪几道皆为异物独公与余二人在因作五言以叙之

昔在洛阳时,共游铜驼陌。

寻花不见人,前代公侯宅。

深堂锁尘埃,空壁斗蜥蜴。

楸阴布苔绿,野蔓缠石碧。

池鱼有偷钓,林鸟有巧射。

园隶见我来,朱门暂开辟。

园妇见我还,便扫车马迹。

何以扫马迹,实亦畏他客。

我辈唯适情,一叶未尝摘。

他人或所至,生果不得惜。

又忆游嵩山,胜趣无不索。

各具一壶酒,各蜡一双屐。

登危相扶牵,遇平相笑噱。

石捣云衣轻,岩裂天窗窄。

上饮醒心泉,高巅溜寒液。

下看峰半雨,广甸飞甘泽。

夜宿岳顶寺,明月入户白。

分吟露气冷,猛酌面易赤。

明朝循归途,两胫痛若刺。

日旰就马乘,香草路迫阨。

却望峻极居,已与天外隔。

薄暮投少林,漱濯整冠帻。

碑观巡幸僧,指古定空壁。

誓将新咏章,灯前互诋擿。

杨生护己短,一字不肯易。

明年移河阳,簿书日堆积。

忽得谢公书,大夸游览剧。

自嵩历石堂,藓花题洞额。

其文曰神清,固非人笔画。

乃知二公贵,逆告意可赜。

遂由龙门归,里堠环数驿。

我时诗以答,或歌或辨责。

责我不喜僧,性实未所获。

凡今三十年,累冢拱松柏。

唯与公非才,同在不同昔。

昔日同少壮,今且异肥瘠。

昔日同微禄,今且异烜赫。

昔同骑破鞯,今控银辔革。

昔同自讴歌,今执乐指百。

死者诚可悲,存者独穷厄。

但比死者优,贫存何所益。

形式: 古风

永叔内翰遗李太博家新生鸭脚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

种树三十年,结子防山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主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鳌。

金鳌文章宗,分赠我已叨。

岂无异乡感,感此微物遭。

一世走尘土,鬓颠得霜毛。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永叔白兔

可笑常娥不了事,走却玉兔来人间。

分寸不落猎犬口,滁州野叟获以还。

霜毛葑茸目睛殷,红绦金练相系擐。

驰献旧守作异玩,况乃已在蓬莱山。

月中辛勤莫捣药,桂旁杵臼今应闲。

我欲拔毛为白笔,研朱写诗破公颜。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永叔自南阳至余郊迓焉首访谢公奄然相与流涕作是诗以写怀

郭门临汝水,镜色入高衢。

鞍马过其上,尘襟荡已无。

及郊逢故友,出涕各沾襦。

神物丧头角,空存尾与躯。

沟木失匠斲,谁施蓝与朱。

并辔不能语,斯文其已夫。

归来授予馆,自为炊彫胡。

且勿厌兹会,日月易以徂。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