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蹀躞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

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

无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闷无绪。

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

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

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形式: 词牌: 解蹀躞

翻译

岸边的柳树飘落着枯黄的叶子,还学着细腰女子的姿态摇曳。
感谢它整日陪伴,站立在亭前,守候着旅人的寂寞。
却无法抵挡那清晰的寒蝉声,唤起阵阵西风,与人一同哀叹生活的艰辛。
回想起在芙蓉江边,曾与那位名叫萧娘的女子有过相遇。
如今她已憔悴,如同黄花常受风雨摧残。
举杯遥望故乡,醉后在闲窗下,梦随着秋天的离去而消散。

注释

岸柳:河边的柳树。
纤腰:形容女子细腰。
羁旅:旅居在外的人。
寒蝉:秋天的鸣蝉。
西风:秋风。
芙蓉江:地名,可能指有芙蓉花的江边。
萧娘:古代对女性的称呼,此处可能是诗人的旧识。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
黄花:菊花,象征秋天。
家山:家乡的山,代指故乡。
闲窗:空闲的窗户,形容孤独寂寞的环境。
梦随秋去:梦境随着秋天的逝去而消失。

鉴赏

这首宋词《解蹀躞》描绘了一幅秋日离别与怀乡的画面。开篇以岸边柳树飘落黄叶,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而那柳树仿佛还在模仿女子的纤腰,试图留住过往的繁华。"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表达了对陪伴旅人的柳树的感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孤独。

接下来,寒蝉的叫声增添了凄凉气氛,它们唤起西风,似乎在催促着秋天的到来,也触动了诗人心中的愁苦。"无奈"二字流露出诗人无法排遣的忧郁情绪。

回忆起往昔在芙蓉江边与佳人相遇的情景,诗人如今却憔悴不堪,如同黄花般经受风雨的摧残。借酒消愁,他遥望家乡,醉后在闲窗下入梦,梦境随着秋天一同消逝,更显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回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表达了强烈的归乡渴望。

收录诗词(348)

陈允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衡仲。生卒年俱不确定,“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 字:君衡
  • 号:西麓
  •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 生卒年:1215-1220

相关古诗词

酹江月/念奴娇

霁空虹雨,傍螀啼莎草,宿鹭汀洲。

隔岸人家砧杵急,微寒先到帘钩。

步幄尘高,征衫酒润,谁暖玉香篝。

风灯微暗,夜长频换更筹。

应是雁柱调筝,鸳梭织锦,付与两眉愁。

不似尊前今夜月,几度同上南楼。

红叶无情,黄花有恨,孤负十分秋。

归心如醉,梦魂飞趁东流。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赋水仙

汉江露冷,是谁将瑶瑟,弹向云中。

一曲清泠声渐杳,月高人在珠宫。

晕额黄轻,涂腮粉艳,罗带织青葱。

天香吹散,佩环犹自丁东。

回首杜若汀洲,金钿玉镜,何日得相逢。

独立飘飘烟浪远,袜尘羞溅春红。

渺渺予怀,迢迢良夜,三十六陂风。

九疑何处,断云飞度千峰。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蕙兰芳引

虹雨乍收,楚天霁、乱飞秋鹜。

渐草色衰残,墙外土花暗绿。

故山鹤怨,流水自、菊篱茅屋。

日暮诗吟就,澹墨闲题修竹。

更忆飘蓬,霜绨风葛,几度凉燠。

叹归去来兮,何日甬东一曲。黄芦满望,白云在目。

但月明长夜,伴人清独。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

蝶恋花(其一)

谢了梨花寒食后。剪剪轻寒,晓色侵书牖。

寂寞幽斋惟酌酒。柔条恨结东风手。

浅黛娇黄春色透。薄雾轻烟,远映苏堤秀。

目断章台愁举首。故人应似青青旧。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