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病

守静偏多病,争先素不能。

材非经世具,分合出家僧。

利路防深阱,穷居任曲肱。

息交休扰扰,藏拙要儚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我偏好安静却常生病,竞争的事向来不擅长。
我的才能并不适合世间事务,只能在出家与僧侣为伍。
在名利场上要提防深陷陷阱,居住简陋也要安于清贫。
停止交往,让心灵得到安宁,隐藏拙劣,保持低调。

注释

守静:偏好安静。
偏多病:常常生病。
争先:竞争。
素不能:不擅长。
材非经世具:才能不适合处理世俗事务。
分合:出家或世俗生活。
出家僧:出家的僧侣。
利路:名利之路。
深阱:陷阱。
穷居:简陋的居所。
曲肱:弯曲的手臂,表示简朴生活。
息交:停止交往。
休扰扰:让心灵安宁。
藏拙:隐藏自己的不足。
要儚儚:保持低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多病而选择出家为僧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句“守静偏多病”表明诗人身体虚弱,常生疾病,“争先素不能”则表示在俗世的竞争中,自己本就没有能力去争取什么。接下来的“材非经世具,分合出家僧”说明诗人的才华不适应当时的社会,也无法融入社会,所以选择了出家的道路。

“利路防深阱,穷居任曲肱”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出家后的生活环境和心态。这里的“利路”指的是世俗的捷径,而“防深阱”则是警惕自己不要陷入世俗的深坑。“穷居任曲肱”表达了一种对贫苦环境的坦然接受,甚至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

最后两句“息交休扰扰,藏拙要儚儚”则是诗人对于出家后的精神状态的抒写。“息交休扰扰”意味着远离了尘世的纷争和烦扰,而“藏拙要儚儚”则是一种谦逊态度,保持低调,不张扬自己的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比出家与在家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宁静的思想情操。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师正堂二首(其一)

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师正堂二首(其二)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

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

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

祇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黄象之韵

疏山元是读书山,相望麻姑旧醮坛。

梵刹雄誇今日胜,隐居谁作故人看。

閒随米运川涂迥,喜入林亭境界宽。

我已经营谢公屐,伫君好去九迁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