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花忆

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

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

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

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想问梨花何时开放,江南的消息才刚传来。
花开是因为寒食节的雨水,花瓣落尽似故乡的风声。
如白玉般美丽的女子已去世,珍贵的青铜镜子也空荡无物。
今日我泪流满面,哀怨痛苦都归于垂暮之年的我。

注释

欲问:想要询问。
梨花:梨花树。
发:开花。
江南:江南地区。
信:消息。
始:开始。
通:传递。
开:开放。
因:因为。
寒食雨:寒食节时的雨水。
落尽:全部落下。
故园:故乡。
风:风儿。
白玉佳人:比喻美丽的女子。
死:去世。
青铜宝镜:珍贵的青铜镜子。
空:空荡。
今朝:今天。
两眼泪:泪流满面。
怨苦:哀怨痛苦。
衰公:垂暮之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梨花忆》,通过对梨花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首句“欲问梨花发”表达了对远方江南梨花开放的期待,暗示着思念之情。次句“江南信始通”则进一步强调了消息难传,增加了期待中的焦虑。

“开因寒食雨”写梨花在寒食节的雨中绽放,展现了梨花坚韧的生命力,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故园的深深怀念。接下来,“落尽故园风”描述梨花在故乡的风中凋零,寓言了诗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和亲人的哀思。

“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运用比喻,将梨花比作白玉佳人,以青铜宝镜的空寂象征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悼念。最后两句“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直抒胸臆,诗人今日睹物思人,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涟涟,满腔的哀怨与痛苦都归于自己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梨花的兴衰,寄托了诗人对故园、亲人的深深怀念和人生的无常感慨。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欲雪复晴

阴云不成雪,碧瓦有繁霜。

日气生帘额,冰条结井床。

飞乌鸣自乐,古木昼仍僵。

谁意斗晴后,苦寒胜北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六)

舟阁下滩迟,苍黄暮滩上。

偏愁逆水风,更驾崩沙浪。

落日看已昏,渔灯远相向。

夜阑天转寒,坐待潮流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漾]韵

淮上杂诗六首(其五)

漠漠昼烟披,纵横见渔艇。

轻桡上急水,或与飞鸿并。

鱼大钓丝微,牵随碧潭迥。

向晚得志归,浩歌山月静。

形式: 古风

淮上杂诗六首(其四)

野雁不知数,翳然川上鸣。

曾无设罗意,空自见船惊。

渺渺拍波去,纷纷孤屿盈。

苦寒非塞外,霜落夜淮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