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一)和曾宏父九日见贻

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连山修木。

远忆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

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馀馥。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

月台挥袖,叫云声断横玉。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在江边的老家,遥望南方的云彩若隐若现,连绵的山峦和高大的树木。
怀念陶渊明那样朴素的装束,乡里的孩子们怎能承受这样的羞辱。
世间的俗气熏染着人们,为了生计低头屈服,何时才能感到满足。
可惜啊,菊花下的醉酒吟诗,又有谁能一同追逐。
我喜爱重阳节的美好名字,它唤起我对故乡的飘渺思绪,想起当年的山谷生活。
梦境中仍眷恋篱笆边的情景,手中还残留着清酒的香气。
在洪都提笔作诗,你的才情如同明月,让在座的人都为之倾倒。
在月台上挥舞衣袖,那呼唤云彩的声音在空中回荡,如玉般清脆。

注释

故国:故乡。
南云:南方的云彩。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束带:朴素的装束。
世味:世俗的味道。
折腰:低头屈服。
菊下:菊花丛中。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丘谷:山谷。
清尊:清酒。
洪都:古代地名,今南昌。
英妙:杰出的才情。
月台:有月的平台。
横玉:形容声音清脆如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与乡愁的情感。开篇“江边故国,望南云缥缈”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那连绵不绝的南云似乎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一条线索。而“连山修木”则给人一种时间静好、自然宁谧的感觉。接着,“远忆渊明束带见,乡里儿曹何辱”中渊明指的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嵇康,他的清高脱俗和悲剧命运在这里被诗人用来映照自己对往昔岁月的追思之情。乡里的儿童与曹操(曹子建)的名字相呼应,显示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世味熏人,折腰从事,俯仰何时足”则透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不满,以及对于个人志向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无奈。诗人感叹世间万象皆为世故所染,人们为了生计而低头,从事种种世务,却不知何时才能得到满足。

“可怜菊下,醉吟谁共徵逐”中菊花常被用来比喻孤独与清高,这里诗人在菊花之下饮酒吟诗,不禁令人想起古代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而“我爱九日佳名,飘然归思,想当年丘谷”则表达了对重阳节(九月初九)的喜爱,以及在这一天里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梦绕篱边犹眷恋,满把清尊馀馥”中,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清尊指的是酒杯,这里的意象是即使在醉酒之中,也无法忘怀那些美好的记忆。

“援笔洪都,如君英妙,满座方倾属”可能是在赞美某位画家或文人的才华,而“月台挥袖,叫云声断横玉”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横玉可能是指清澈如玉的泉水,这里的意象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故国的怀念,对古人的追思,以及对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二)

故山秋晚,叹萧萧华发,霜林同色。

崖谷题诗追旧赏,往往苍苔绿壁。

二士权奇,一翁衰病,努力攀筇屐。

佛香吹过,了知境是空寂。

别后风月佳时,拄颐何事,想东林遥碧。

小砑蛮笺惊秀句,天巧何曾雕刻。

倚马雄才,凌云逸气,路觉丹霄直。

三千牍就,看君归奏文石。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三)和陈元载中秋小集

燕台暮集,对秋容凄紧,松阴羃羃。

徙倚阑边临翠壑,千顷风烟横出。

坐待冰轮,天空云散,一色如苍璧。

姮娥有意,为谁来赴今夕。

身世如许飘流,佳时轻过了,他年空忆。

我辈情钟端未愧,昔日兰亭陈迹。

坐上何人,骊歌凄断,语别还应惜。

有心红烛,替人珠泪频滴。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青玉案

马头双鹊飞来喜。惜凝望、音书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春风鬓畔疏梅蕊。映妆艳、清如洗。

苦恨眼边常忆记。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

小山遮断蓝桥路。恨短梦、难飞去。

长记修眉萦曲度。

约花开槛,映风招袖,总是怜渠处。

追欢我已伤迟暮。犹有多情旧时句。

极目高楼千尺许。

竹枝三唱,为君凄断,东日西边雨。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