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丈拱辰抱西河之戚今闻后房有旦夕就馆者寄此祝之(其四)

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

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和寓意。

"去却掌中珠,还从蚌中觅",这里的"珠"象征着珍贵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蚌"则代表了孕育和藏匿这些美好事物的源泉。诗人通过这一对偶,表达了失去美好事物后的追寻与渴望,同时也暗示了美好事物可能再次被发现的可能性。

"合浦作漳流,精光夜如日","合浦"与"漳流"形成对比,"合浦"原指古代的一个地方,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特定的环境或状态;"漳流"则可能象征着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精光夜如日"则描绘了一种在夜晚中依然明亮耀眼的情景,暗示着即使在看似黑暗或困难的时刻,仍然有光明和希望的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象征性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中的得失、追求与希望的主题,表达了在面对失去与挑战时,仍应保持乐观与坚持寻找光明的态度。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一)

事在名教中,理在名教外。

事理两无涉,于中得自在。

形式: 五言绝句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

上智与狂愚,俱能夺造化。

唯有中根人,随缘作荣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祃]韵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三)

东林咫尺地,陶然四方乐。

却笑柴桑翁,断酒有何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四)

阿难纵强记,何如周利盘。

伽陀无一句,调息入泥丸。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