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述(其二)

凝情不自得,看雨独登楼。

绿树千门晚,凉云五月秋。

暗梁栖湿燕,高壁上枯牛。

有待新波长,南湖弄小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雨中登楼所见之景,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首句“凝情不自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却难以自解,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接着,“看雨独登楼”点明了诗人独自一人在雨中登楼的情境,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绿树千门晚,凉云五月秋”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绿树”与“凉云”、“晚”与“秋”相映成趣,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绿树环绕,凉云飘渺的画面,给人以清凉宁静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逝。

“暗梁栖湿燕,高壁上枯牛”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燕子在昏暗的屋梁间栖息,牛在高高的墙壁上留下岁月的痕迹,这些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赋予了自然景象以生命和历史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有待新波长,南湖弄小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乘一叶扁舟,畅游于南湖之上,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深处情感的探索与表达。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雨中杂述(其三)

雨从四月晦,数日尚愆晴。

润与黄梅并,寒侵白苧生。

断烟迷竹色,悬溜杂鸡鸣。

莫自嫌行潦,东郊久待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中杂述(其四)

十日江城雨,霖淫势已滔。

檐端宿云雾,屋脚卷波涛。

已扫苏端迹,仍深仲尉蒿。

无钱供晚醉,行儗质春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