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辨香何际,回塘有芰荷。
风来巳良久,月上见微波。
草气从凉净,星光在宇多。
韶英吾识汝,枯竹有鸾歌。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的《露坐和白沙》,描绘了夜晚静坐时的感受与自然景象。诗人通过观察回塘中的芰荷,感受到微风吹过水面带来的清凉,以及月亮升起后水面泛起的微微波纹。他进一步描述了草木在秋夜中散发出的凉爽气息,以及星空璀璨的景象。最后,诗人以枯竹中仿佛传出鸾鸟的歌声,寓言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表达了对韶华易逝的感慨。整体而言,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不详
又号夕堂。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幽筱晚风迟,披襟待月痴。
亭亭有独坐,夕夕得清嬉。
休夏闻西竺,衰周栖仲尼。
藕丝非系缚,灰槁亦奚为。
片叶听萧然,何妨素影翩。
东窗千嶂外,玉镜一轮圆。
空界原非妄,天心巳尽传。
明宵随显晦,墟里上孤烟。
真乐夫如何,我生天地间。
言言而行行,无非体清元。
春鸟鸣华林,秋水清寒渊。
无功之功微,乘龙而御乾。
耳目忻浮光,不自知其性。
砂中原含金,非天有殊命。
外取亦甚晰,内视还成瞑。
如彼夜行人,思与骐骥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