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针锋头上透天关,著意忘怀两不堪。
直下早踰千万劫,即今成佛未同参。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修意境。"针锋头上透天关"比喻修行者在极其艰难的境地寻求突破,直指心性的核心。"著意忘怀两不堪"意味着刻意追求或过于执着于佛法反而无法达到超脱,忘却世俗与佛法之分才是真正的解脱之道。
"直下早踰千万劫"强调修行者需要迅速超越世俗轮回的漫长过程,达到超越时间束缚的境地。"即今成佛未同参"则暗示即使在当下,每个人的修行之路也是独特的,不能简单比较,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时刻实现佛果。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顿悟观念,鼓励修行者放下执着,直面内心,即时领悟佛法真谛。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心空及第无阶级,直下忘怀罪性空。
一念廓然三际断,千差万别尽圆通。
荆棘林中善卷舒,更于骊颔探神珠。
南山鳖鼻活拈得,乘兴犹来捋虎须。
门外春将半,山房总不知。
可怜拄杖子,暗里自抽枝。
去是住时因,住是去时果。
去住与果因,无可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