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古律皆深妙,新吟复造微。
搜难穷月窟,琢苦尽天机。
晚桧清蝉咽,寒江白鸟飞。
他年旧山去,为子远携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酬微上人》。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高超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古律皆深妙”,表明了对传统韵律的尊崇与理解,这些古老的诗律在诗人眼中是那么精妙绝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发扬。"新吟复造微"则显示出诗人创新之意,虽然继承了古人的韵律,但同时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使之更加细腻入微。
“搜难穷月窟”,这里的“月窟”可能指的是山中的洞穴或是某种隐蔽之地。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展现了对知识和智慧不懈追求的精神态度,即便是在困难和挑战中也要不断探索和寻求。
"琢苦尽天机"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精神,"琢苦"意味着精心雕琢,不断努力,而"尽天机"则是指达到极致,揭示天地间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艺术追求极限的决心。
接下来的“晚桧清蝉咽,寒江白鸟飞”描绘了一幅秋末或冬初的景象。"晚桧"指的是深秋时节的柏树,"清蝉咽"则是形容蝉鸣之声清脆悦耳,而"寒江白鸟飞"则画出了一个寒冷江河边上,白鸟翱翔的景致。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淡远幽静的情怀。
最后,“他年旧山去,为子远携归”表露出诗人对过去记忆的留恋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旧山"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或游历的地方,"为子"则意味着为了后代,"远携归"则是在表达一种归隐田园的愿望,希望能够带着孩子远离尘嚣,回到一个宁静自然的环境中去。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个人艺术创作的追求,还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生活理想。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
鹤发不堪言此世,峨嵋空约在他生。
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深愧故人怜潦倒,每传仙语下南荆。
角角类关关,春晴锦羽乾。
文呈五色异,瑞入九苞难。
暮宿红兰暖,朝飞绿野寒。
山梁从行者,错解仲尼叹。
故园虽不远,那免怆行思。
莽苍平湖路,霏微过雪时。
全无山阻隔,或有客相随。
得见交亲后,春风动柳丝。
积雨向春阴,冥冥独院深。
已无花落地,空有竹藏禽。
檐溜声何暴,邻僧影亦沈。
谁知力耕者,桑麦最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