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九)

乔木足秋声,红叶表秋色。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

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

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

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

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

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高大的树木满载秋意,红叶如诗描绘秋色。
因此我思念起湖光山色,只恨不能插翅飞去。
身体虽留在此,心却早已远游,游玩的疲惫逐渐消退。
西邻深夜传来捣衣声,东邻晨曦中织布机声响起。
我也有座破旧的房屋,松菊丛中杂草丛生。
北山上的百年老坟,是我亲手种下的青苔和竹子。
如今它们已长成多高,经受霜雪考验,坚韧自立。
西风吹过,仿佛龙蛇冬眠,暗雨笼罩,山林一片昏暗。
向东望去,期待着回归,这样你就不必常常挂念我了。

注释

乔木:高大树木。
秋声:秋天的声音,如落叶声。
红叶:秋天变红的叶子,代表秋色。
湖山:湖泊与山川,代指美景。
羽翼:比喻飞翔的能力,渴望自由。
形留:身体停留。
砧发:捣衣的声音,古代妇女准备冬天衣物。
机织:织布机声,代指农妇劳作。
敝庐:破旧的房子。
松菊:象征隐士生活,清雅。
荆棘:杂草,形容环境简陋。
北山:北方的山。
苔竹:青苔覆盖的竹子。
尺若干:生长了多少尺寸。
霜雪:寒冷的天气。
龙蛇蛰:比喻动物冬眠。
东望:向东看,期盼回家。
长相忆:长久地想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通过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乔木在秋风中发出了哀响的声音,而红叶则显露出秋天特有的颜色。这两句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因之念湖山,恨不生羽翼"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想要飞翔回去的心愿。然而,这种愿望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现实中的身体却无法脱离束缚。

"形留神已驰,游倦交渐息"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他乡,但心灵早已奔向远方的亲情和故土。外界的友谊也渐渐淡去,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到疲惫。

接下来的两句"西邻夜砧发,东邻晓机织"描绘了乡间的人们在夜晚纺织,早晨砍柴的情景,通过这些平凡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了一个温馨而安静的家园图景。

诗人继续写道:"我亦有敝庐,松菊暗荆棘",表明自己虽然也有所居,但那里的环境是多么的荒凉和不被世人注意。这里的“敝庐”指的是简陋的住处,“松菊暗荆棘”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荒凉。

"北山百年墓,苔竹手所植"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的哀思,他不仅对现实中的家园有深情,而且对过往的历史和先人也有着浓厚的情感。这里的“北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百年墓”则让人联想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今长尺若干,霜雪颇自力"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这种记忆随着时光的推移而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长尺”可能指的是时间的度量,而“霜雪”则是对过去岁月的一种比喻。

"西风龙蛇蛰,暗雨山林黑"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阴冷和荒凉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重。这里的“西风”、“龙蛇蛰”以及“暗雨”都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

最后,"东望会言归,免我长相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以及希望能够早日结束异乡游子的生活,回到温暖的家园,以此来减轻自己长时间的思念之苦。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二)

人寄天地间,官爵寄所寄。

所寄本傥来,得丧亦常事。

何哉浅丈夫,以此芥胸次。

达人视为轻,譬彼摴蒲戏。

役满须过更,代者乃未至。

故乡隔太湖,一舸归甚易。

秋高山骨露,始见松竹翠。

依依古梅村,是中有深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

七十古所希,我今六十馀。

干时本无策,谋生术尤疏。

就食泮水宫,学圃乏薪蔬。

凛凛座无毡,踽踽出无驴。

厌厌尊无酒,呥呥食无鱼。

官居古云冷,已矣当归欤。

缅怀二女子,夫家住桐庐。

三年千里别,旷久不得书。

日者遣一力,还家问何如。

江滨桐君山,土肥药堪锄。

山根有閒地,或容房客居。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十一)

未仕每愿仕,既仕复思归。

了知归来是,宜悟求仕非。

干禄本为贫,元非慕轻肥。

已昧好为戒,复贻素餐讥。

时艰士失业,十家九寒饥。

岂无禹稷思,力薄愿乃违。

吾门可罗雀,载酒人来稀。

下考劣已书,归心疾如飞。

眷言长途马,老矣思脱鞿。

昼短歌意长,式微兮式微。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为韵言志约金溧诸友共赋寄钱唐亲旧(其三)

我非章句儒,亦非渔樵徒。

少年逞粗豪,提笔赋两都。

老尚著儒冠,却悔识之无。

既难栖山林,又倦游江湖。

一官仅供口,康济不在吾。

秋风方戒寒,正道日荒芜。

行矣且归耘,寸田聊自娱。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