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胡天游在元朝所作的《偶成》。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郑虔官冷饭不足,杜陵高歌劝归来。古人失意有如此,嗟我不去胡为哉。"
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例子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对过去隐士生活的向往。"郑虔官冷饭不足"指的是历史上某位官员因为清贫而归隐山林,"杜陵高歌劝归来"则是另一位士人在酒酣情浓之时劝说诗人归隐田园。"古人失意有如此"表明这是一种传统的选择,而"嗟我不去胡为哉"则是诗人自问,既然古人都能这样选择,那么自己为什么还留恋在不如意的现实中。
"山中屋庐殊未破,门前稻秫已堪栽。"
这两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山中屋庐殊未破"说明的是归隐后的居所依旧完整,而"门前稻秫已堪栽"则指的是农作物已经可以种植,表现出一幅自给自足的田园风光。
"扶犁有子健如犊,不信石田荒绿苔。"
这两句则更加深入地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不再相信现实世界的话语。"扶犁有子健如犊"形容的是农家子弟健康强壮,帮助父亲耕种;而"不信石田荒绿苔"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上荒芜的田地(比喻)持怀疑态度,不再轻易相信。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隐士生活的引用和对现实不满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生活的强烈向往,以及对于当前社会状态的失望与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