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秋花图景,通过对白牡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品味。
"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这两句开篇,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秋天的花朵,它们在细雨的滋润下变得更加洁净纯白,如同精心裁剪过的艺术品。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接下来,诗人用"异香"和"轻粉"来描绘花朵散发出的独特清新气息,以及它们在月光下的细腻质感。这两句不仅传达了视觉上的享受,也让读者仿佛嗅到了那淡雅的花香。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这两句转换场景,从早晨花瓣上凝结的露珠到夜晚明亮的月光,将自然界的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最后,"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这两句带领读者走进诗人的私密空间,一种静谧而又不言的美好充盈其中。诗人通过"淡妆"和"无语"传达了一种超越语言的宁静与满足,同时"倚朱栏"则是对那份宁静的一种形象上的肯定。
整首诗构建了一个既有外在美景描绘,又蕴含内心情感体验的艺术空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七年后(902)授职校书郎,尝与罗隐、方干、贯休同倡和。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写下了许多边塞诗,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激励士气的佳作。征戍之情,深切动人。对军旅之劳、战争景象描写的气势豪迈、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灵溪集》七卷,今编诗一卷。其名句“一寸光阴一寸金”,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芙蓉出水时,偶尔便分离。
自此无因见,长教挂所思。
残春不入梦,芳信欲传谁。
寂寞秋堂下,空吟小谢诗。
薄命头欲白,频年嫁不成。
秦娥未十五,昨夜事公卿。
岂有机杼力,空传歌舞名。
妾专修妇德,媒氏却相轻。
一叶野人舟,长将载酒游。
夜来吟思苦,江上月华秋。
晓露满红蓼,轻波飏白鸥。
渔翁似有约,相伴钓中流。
芍药承春宠,何曾羡牡丹。
麦秋能几日,谷雨只微寒。
妒态风频起,娇妆露欲残。
芙蓉浣纱伴,长恨隔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