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竹简和丝帛上的字迹已消失,昔日的皇朝基业成泡影。
函谷关和黄河未能阻挡始皇帝的陵墓,但它也无法守护他的帝国。

注释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竹简和丝帛。
烟消:指字迹消失。
帝业:帝王的事业或政权。
虚:空虚,无实。
关河:山川险要之地,这里指函谷关和黄河。
祖龙居:指秦始皇的陵墓。
坑灰: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中的灰烬。
山东乱:指秦末农民起义,山东地区是起义的主要发源地。
刘项:刘邦和项羽,秦末起义领袖。
元来:原来,本来。
不读书:暗示他们并非因读书而起兵反秦,而是社会矛盾激化。

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毁灭。"竹帛烟消帝业虚"一句,通过对秦始皇焚书事迹的隐喻,表达了对当权者轻视知识、暴力摧毁文化传承行为的深切批判。"关河空锁祖龙居"则是对古代英雄辈出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历史沧桑、英雄落幕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进一步点明了焚书坑儒的后果。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汉代的刘邦和项羽又兴起新的动荡,这些历史事件层层叠加,使得文化的传承断裂,社会动荡不安。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帝王暴行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稳定性的深切关怀。章碣作为唐代的诗人,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政治事件进行反思,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意识和文学素养。

收录诗词(27)

章碣(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 字:丽山
  • 生卒年:836—905年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夜建元寺观灯呈智通上人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下第有怀

故乡朝夕有人还,欲作家书下笔难。

灭烛何曾妨夜坐,倾壶不独为春寒。

迁来莺语虽堪听,落了杨花也怕看。

但使他年遇公道,月轮长在桂珊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长安春日

春日皇家瑞景迟,东风无力雨微微。

六宫罗绮同时泊,九陌烟花一样飞。

暖著柳丝金蕊重,冷开山翠雪棱稀。

输他得路蓬洲客,红绿山头烂醉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对月

残霞卷尽出东溟,万古难消一片冰。

公子踏开香径藓,美人吹灭画堂灯。

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

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