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
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
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作品,描绘了对朋友离别时的情感和景象。"知音不可遇,才子向天涯"表达了难以遇到真正懂得自己心意之人的哀愁,以及对于远行者才华横溢的赞美。"远水下山急,孤舟上路赊"则通过急流和孤独的小船形象,传递了一种迫切与孤立无援的情境。
"乱云收暮雨,杂树落疏花"描绘了天气变化和自然景观的诗意画面,显示出一种秋末或春初的萧瑟氛围。这些自然元素常在古典诗词中用来映射人的情感,此处可能暗示着某种内心的动荡或不稳。
最后两句"到日应文会,风流胜阮家"则表明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某个文人聚会地点(可能是指有名望的文学团体或场所)的赞美。这里的"文会"通常指的是文人雅集之地,而"阮家"则可能是当时知名的文学之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和文化艺术的深切关怀,以及在动荡变化中的内心世界。
不详
唐代诗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身为百里长,家宠五诸侯。
含笑听猿狖,摇鞭望斗牛。
梅花堪比雪,芳草不知秋。
别后南风起,相思梦岭头。
白发金陵客,怀归不暂留。
交情分两地,行色载孤舟。
黄叶蝉吟晚,沧江雁送秋。
何年重会此,诗酒复追游。
征役各异路,烟波同旅愁。
轻桡上桂水,大艑下扬州。
何处成后会,今朝分旧游。
离心比杨柳,萧飒不胜秋。
仗剑万里去,孤城辽海东。
旌旗愁落日,鼓角壮悲风。
野迥边尘息,烽消戍垒空。
辕门正休暇,投策拜元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