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永寄诗有穷愁之叹和韵宽之

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

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

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

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

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

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

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翻译

我生来坚守孤高节操,如同窗前的翠竹。
却嘲笑每日忙碌劳作,收获的绿色不足一捧。
读书的愿望未能实现,我在孤独中发奋努力。
古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不会因时过境迁而改变。
我的计划早已决定,无需再怀疑,等待什么占卜。
一封书信询问平安,频繁往返传递消息。
男子汉间的信任,如云雨般深厚,怎会轻易翻覆。
人生的顺逆都交付于一醉,东邻的酒正醇厚待饮。

注释

孤贞:孤高坚贞的节操。
窗前竹:比喻坚守节操的人。
日用功:日常的努力工作。
盈掬:满捧,形容收获丰富。
宿愿:长久以来的愿望。
论道:讨论道理。
何待卜:等待占卜什么。
一书:一封信。
双鱼:古代书信的代称,指书信往来。
云雨:比喻亲密关系。
穷通:困厄与显达。
东邻:东边的邻居,这里可能指朋友或酒家。

鉴赏

这首宋诗以竹自比,表达诗人坚守孤贞节操的决心。首句“我生抱孤贞,有似窗前竹”,诗人将自己比喻为窗前翠竹,暗示其坚韧不屈的品性。接下来,“却笑日用功,采绿不盈掬”暗指日常琐事无法满足其对知识的渴望,表达了对读书求知的执着。

诗中“诗书负宿愿,发愤处幽独”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困境中独自奋发的境况。“古人刮目处,论道不隔宿”借用典故,表明诗人决心不断提升自我,不畏时俗变迁,追求真理。

“吾计决已久,不疑何待卜”表达出诗人早已有了明确的计划和坚定的信心,无需再通过占卜来确认。随后,“一书讯安否,双鱼勤往复”描述了诗人通过书信频繁与朋友交流,传递情感和思想。

最后两句“丈夫气相许,云雨讵翻覆”展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坚信友情如云雨般变化无常,但彼此的信任不会改变。结尾“穷通付一醉,东邻酒方熟”则以饮酒作结,借酒消愁,表达对人生起伏的豁达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生动,体现了诗人坚韧的品格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题玉山周晦叔家似贤斋

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

逐臭不自悟,荧荧飞青蝇。

一日对此君,炯然双眼明。

子猷虽借宅,绿阴仍满庭。

雅净两龚洁,高寒伯夷清。

可近不可狎,劲挺干青冥。

世人景先哲,绘画劳丹青。

想像不觌面,孔孟何由倾。

安知君子交,日日与相迎。

手种万苍玉,君家有典刑。

清风流至今,修好无渝盟。

形式: 古风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二)经德堂

上帝降斯民,厥初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顺冬夏,饮食充渴饥。

非有慕于外,夫妇皆与知。

岳渎气既分,民风日浇漓。

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

隐然善端著,不胜奸伪滋。

其至藉吾道,纷纷取世资。

阳尊若示公,阴叛实济私。

孟氏极雄辩,剖晰精毫釐。

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

千载嗟晦蚀,大义谁复提。

延陵有佳孙,好学谨操持。

传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若为日用功,义利早辨之。

细读象山记,妙意良在兹。

愿言不为穫,努力但耘耔。

堂前有松桂,年年长柯枝。

生意不自已,何心论报施。

请子对佳木,长哦经德诗。

形式: 古风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其一)读书亭

古人不可见,千卷留遗编。

要非纸上语,至理实参前。

列圣精微心,舍此将何传。

根本会于一,枝叶数万千。

博文可约礼,掘井志得泉。

兹乃读书旨,涵泳当忘年。

勿以急迫求,留神尝静专。

亦勿事悠悠,岁月空推迁。

久而竟纯熟,脱落不知然。

众理斯旁通,如海会百川。

又如庖丁刀,体解牛无全。

超然得我心,枘凿非方圆。

书在言语后,用起言语先。

唐人资缀缉,汉儒拘训笺。

记诵日益博,畴知心鉴昏。

祗足骋驰骛,与道实天渊。

瑱山名亭意,难与世人言。

方将屏俗虑,日夕亲圣贤。

见闻岂足道,孰是入德门。

隐几无别事,真趣在穷研。

一旦忽冰释,花柳春无边。

此时案上书,始可付蹄筌。

形式: 古风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其二)亦爱轩

心兮如太虚,何恶亦何爱。

吾庐寄吾兴,妙处端有在。

于中忘岁时,畴觉屡迁代。

但知曲肱眠,居然乐其内。

无事户不出,此意谁能会。

更约素心交,携书静相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