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浊者自浊清自清,一轮坚白不容尘。
镜中妍丑谁分别,水月融光净法身。
这首诗名为《颂十玄谈(其一)尘异》,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的作品。诗中以清澈与浑浊的对比,象征了世间万物的本性和人心的明暗。"浊者自浊清自清",表达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浑浊与清明是各自独立的,不因外界影响而改变。"一轮坚白不容尘",比喻真理或智慧如同明亮的皓月,不受世俗尘埃的污染,保持其纯粹。
"镜中妍丑谁分别",运用镜子的映照,暗示观察者内心的判断和分别心,真正的美丑并非外在所定,而在人心的认同。"水月融光净法身",用水月相融的景象,进一步强调心如明镜,能够洞察事物的本来面目,达到内心的清净和觉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禅意,引导读者体悟到内心世界的纯净与真实,以及去除杂念、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万法泯时全体现,大似金刚经百鍊。
定光镕烁绝纤埃,只眼圆明何用见。
三乘分别强安名,悯念群生习气深。
宝所到时城假化,何曾动步早观音。
撒手到家人不识,明朝更不分南北。
逢场作戏弄孔魂,反指牛儿是弥勒。
堪嗟去日颜如玉,常和白云空里宿。
千回万匝只如然,寥寥独唱无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