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倅瑞岩之什

诗到南昌老更奇,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阁下秋涛壮,孺子堂前春鸟啼。

我似痴蝇思骥尾,君如野鹤趁鸡栖。

十年翰墨元犹白,不识微言为指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到了南昌老去更显奇特,毕竟这里的文学流派源于江西。
滕王阁下的江水在秋天显得雄壮,孺子堂前春天有鸟儿鸣叫。
我像一只痴迷的苍蝇追随着骏马的尾巴,你如同野鹤般自由地在鸡群中觅食。
十年的笔墨生涯依然洁白如初,未曾领悟深奥的道理成为迷茫的原因。

注释

诗到南昌:到达南昌。
老更奇:更加奇特。
固知:本来就知道。
流派:文学流派。
自江西:源自江西。
滕王阁下:滕王阁处。
秋涛壮:秋天的江涛壮观。
孺子堂前:孺子堂附近。
春鸟啼:春天鸟儿鸣叫。
我似:我像。
痴蝇:痴迷的苍蝇。
思骥尾:追随着骏马的尾巴。
君如:你如同。
野鹤:野鹤。
趁鸡栖:在鸡群中觅食。
十年翰墨:十年的笔墨生涯。
元犹白:依然洁白。
微言:深奥的道理。
为指迷:成为迷茫的原因。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陈倅瑞岩之什》是郑伯熊所作,通过对南昌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当地文化的敬仰和自我反思。首句“诗到南昌老更奇”,点出南昌之地诗歌传统深厚,老手辈出。接下来,“固知流派自江西”进一步强调了江西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

“滕王阁下秋涛壮”描绘滕王阁的雄伟景象,与秋天的壮丽景色相映成趣,显示出历史遗迹的壮丽气魄。“孺子堂前春鸟啼”则转而写到孺子祠堂的生机盎然,春鸟鸣叫,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活力。

“我似痴蝇思骥尾,君如野鹤趁鸡栖”运用比喻,诗人自比为向往骏马的苍蝇,表达了对高雅文化的追求,而将友人比作闲适的野鹤,暗示友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十年翰墨元犹白,不识微言为指迷”,诗人感慨自己十年磨砺,虽笔墨未改初衷,但仍感叹未能领悟深奥的哲理,流露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南昌的风土人情为背景,通过个人的感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与人生追求的思考,语言生动,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0)

郑伯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园送关简州分得古字

我歌白云篇,送君水云浦。

歌罢水云寒,伫立听鸣橹。

江湖昔在手,短蓑钓烟雨。

轩裳误羁絷,滥趋群玉府。

朱墨浪自妍,笔削竟何补。

高鸿堕秋枕,归梦纷莫数。

著鞭输子先,寤歌独怀古。

中年况作别,心事复谁吐。

故人分龙符,江色映修组。

话旧定何时,新知日旁午。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问津楼

周道直如矢,亡羊古无有。

利欲蚀本心,眼花大如斗。

适燕南其辕,之越乃北走。

四海阮嗣宗,臧否不挂口。

一恸激流俗,新荑发枯朽。

斯人向千载,此意谁复剖。

问津非名楼,端以觉蒙蔀。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枕上

飘风不崇朝,骤雨不终日。

清寒入絺绤,御袷有馀郁。

天时不能调,人事那可必。

清灯耿孤窗,万籁助飗飘。

忧愁从中来,起坐发屡栉。

丈夫属有念,功名乃馀物。

突兀万间屋,此意何时毕。

长吟答寒螀,四壁转萧瑟。

形式: 古风

清畏轩

树蕙馀百亩,艺兰当路岐。

清风一披拂,香气无不之。

纫为楚累佩,辱我幽靓姿。

小草生涧底,雨露无恩私。

不入儿女玩,岁晚得自持。

所以古君子,清德畏人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