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其三)

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拥有千篇文章如同拥有两顷田地,但口袋里却没有一分钱。
然而因为养育了一只能说话的鸭子,这只鸭子打破了王孙精心准备的金弹丸。

注释

文章:指诗文、著作。
顷田:古代计量土地面积单位,一顷等于100亩。
一钱:古代货币单位,极小的铜钱。
养得:养育、培养。
能言鸭:指会说话的鸭子,可能象征着才智或奇特之处。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通称,这里可能暗指某位富家公子。
金弹丸:贵重的金属制成的弹丸,常用于狩猎。

鉴赏

这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中的第三首。全诗描绘了诗人在无钱的情况下,通过养鸭来比喻自己的处境,以及对书画艺术的自信与嘲讽。

"千首文章二顷田,囊中未有一钱看。"

这里,苏轼用“千首文章”和“二顷田”来形容自己虽然拥有满腹经纶、文笔生花,但实际上却是一贫如洗,囊中空无一文。

"却因养得能言鸭,惊破王孙金弹丸。"

接着,他用“养得能言鸭”自喻自己的书画才能,即使在困顿之中,也能以此自娱;而“惊破王孙金弹丸”则是比喻其书法作品的力量,如同能够击碎贵族子弟的金弹一般,显示出作者对自己艺术才华的信心。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的文学才情和幽默感,也透露出他在物质贫困中依然自得其乐、坚守艺术理想的情怀。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安平泉

策杖徐徐步此山,拨云寻径兴飘然。

凿开海眼知何代,种出菱花不计年。

烹茗僧誇瓯泛雪,炼丹人化骨成仙。

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张刁二老

两邦山水未凄凉,二老风流总健强。

共成一百七十岁,各饮三万六千觞。

藏春坞里莺花闹,仁寿桥边日月长。

惟有诗人被磨折,金钗零落不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去年秋,偶游宝山上方。入一小院,阒然无人。有一僧,隐几低头读书。与之语,漠然不甚对。问其邻之僧,曰:「此云阇黎也,不出十五年矣。」今年六月,自常、润还,复至其室,则死葬数月矣。作诗题其壁

云师来宝山,一住十五秋。

读书尝闭户,客至不举头。

去年造其室,清坐忘百忧。

我初无言说,师亦无对酬。

今来复扣门,空房但飕飗。

云已灭无馀,薪尽火不留。

却疑此室中,常有斯人不。

所遇孰非梦,事过吾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