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雾行

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

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

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

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

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翻译

秋天的城市被浓重的海雾笼罩,我清晨因公事出门。
雾气浩渺仿佛与天际相接,明亮的日头也被模糊了。
刚看见雾气染白了我的鬓发,渐渐地连衣服都被打湿变密。
骑马出行,道路和骑者完全融为一体,郊外的树木似乎也消失在雾中。
细微的雾气让人呼吸都感到迷茫,肌肤上仿佛生出了寒冷的战栗。
回来后应当喝一杯酒,希望能驱除这寒疾。

注释

秋城:秋天的城市。
海雾重:海上的雾气浓厚。
职事:公务,工作。
凌晨出:清晨出门。
浩浩:广大无边的样子。
合元天:与天地融为一体。
溶溶:形容雾气弥漫的样子。
迷朗日:使明亮的日头变得模糊。
才看:刚刚看见。
含鬓白:雾气使鬓发变白。
稍视:渐渐望去。
沾衣密:雾气浓密到沾湿了衣服。
道骑全不分:道路和骑行的人分辨不清。
郊树都如失:郊外的树木仿佛消失。
霏微:细小而密集的样子。
肤腠:肌肤的纹理。
寒慄:寒冷得颤抖。
归当:回来后应当。
饮一杯:喝一杯酒。
庶用蠲斯疾:希望能消除这种不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在秋天早晨出门时所感受到的湿冷和迷茫氛围。开篇“秋城海雾重”即营造了一个浓厚的水汽氛围,显示出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景象。而“职事凌晨出”则透露出诗人不得不在清晨踏上工作之路,这里的“职事”暗示着一种无奈与责任。

紧接着,“浩浩合元天,溶溶迷朗日”中,“浩浩”和“溶溶”均形容雾气的浓郁与流动,诗人试图通过这些词汇传达出雾气如同潮水一般包围了整个世界,而天空则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合元天”、“迷朗日”则突出了视觉上的遮蔽感,时间和空间都似乎被这浓雾所吞噬。

诗人接着描写个人感受,“才看含鬓白,稍视沾衣密”,“鬓”指的是头发的两旁,这里暗示着岁月匆匆,年华老去。同时,“沾衣密”则表达了雾气之湿润与浓重,几乎使得衣物都被打湿。

接下来的“道骑全不分,郊树都如失”中,“道骑”指的是路上的行人和乘骑,而“全不分”说明在这浓雾中难以辨别。同时,“郊树都如失”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的迷茫感,即使是郊外的树木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消失了一般。

“霏微误嘘吸,肤腠生寒慄”,这里的“霏微”指的是细小如毛的雾气,而“误嘘吸”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呼吸时的困难与不适。同时,“肤腠生寒慄”则是对身体感觉上的描述,诗人感受到了一种从皮肤到血液中的寒意。

最后,“归当饮一杯,庶用蠲斯疾”,“归当”意味着回家时,而“饮一杯”则是在这湿冷的环境中寻求一些温暖和慰藉。这里的“庶用蠲斯疾”可能是指借助酒精来驱散身体和心灵上的寒意,希望能够恢复到一种平静与舒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雾气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日凌晨出行时所感受到的湿冷、迷茫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夏日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夏冰歌

出自玄泉杳杳之深井,汲在朱明赫赫之炎辰。

九天含露未销铄,阊阖初开赐贵人。

碎如坠琼方截璐,粉壁生寒象筵布。

玉壶纨扇亦玲珑,座有丽人色俱素。

咫尺炎凉变四时,出门焦灼君讵知。

肥羊甘醴心闷闷,饮此莹然何所思。

当念阑干凿者苦,腊月深井汗如雨。

形式: 古风

夏至避暑北池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

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

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

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

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夏夜忆卢嵩

霭霭高馆暮,开轩涤烦襟。

不知湘雨来,潇洒在幽林。

炎月得凉夜,芳樽谁与斟。

故人南北居,累月间徽音。

人生无闲日,欢会当在今。

反侧候天旦,层城苦沈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