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中春感

二年穷峡外,不见帝城春。

览照知年老,逢花感恨频。

浮荣何足贵,幽别转难伸。

终忆归清渭,林泉卜旧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外漂泊了两年,从未见过京城的春天。
看着镜子,深知自己已老,遇到花朵,不禁感慨万分。
浮华的荣耀有何珍贵,深沉的离别更难以舒展。
我始终记得回归那清澈的渭水,找寻山林泉石间的旧日邻居。

注释

穷峡:偏远的峡谷,形容诗人所处之地偏僻。
帝城:指京都,皇帝所在的都城。
览照:照镜子,借指自我反思。
幽别:深深的离别,指与亲朋好友的分离。
清渭:指渭河,古代中国的名川,象征着故乡或清净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寇准的《峡中春感》,诗人身处偏远峡谷两年,无法领略京都的春意,通过览镜自照,感叹岁月流逝和自身衰老。见到春花,更增添了人生的感慨和遗憾。他意识到世俗的浮华不值得过分追求,而与亲朋的幽深离别更是难以排解心中的愁绪。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清渭河畔、旧日林泉邻居的深深怀念,渴望回归那宁静的自然环境,寻找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身处逆境时对家乡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9)

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天禧元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再起为相(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景灵宫使)。天圣元年(1023)九月,又贬衡州司马,是时病笃,诏至,抱病赴衡州(今衡阳)任,病故于竹榻之上,妻子宋氏奏乞归葬故里。皇佑四年,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帝为篆其首曰“旌忠”。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今传《寇忠愍诗集》三卷

  • 字:平仲
  • 籍贯: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
  • 生卒年:961-1023

相关古诗词

帝城秋望

登临秋向尽,千里见王畿。

过雨山逾翠,经霜菊渐稀。

平原夕霭起,高树宿禽归。

一望关河道,空令咏式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书怀

曾读前书笑古今,耻随流俗信浮沉。

终期直道扶元化,敢为虚名役片心。

默坐野禽啼昼景,闭门官柳长春阴。

世间事了须先退,不待霜毛渐满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春日长安故苑有怀

唐室空城有旧基,荒凉长使后人悲。

遥村日暖花空发,废苑春深柳自垂。

事著简编犹可念,景随陵谷更何疑。

入梁朝士无多在,谁向秋风咏黍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日怀张曙

不见张夫子,岩花几度新。

久闲空赋命,远别更伤春。

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

应嗟年未冠,已作异乡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