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清晓入花如步障,恋花行步步迟迟。
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
野客须?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
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漫步于花海中的情景,诗人沉醉于花的美丽之中,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赞美和无限向往。"清晓入花如步障"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晨光熹微中花朵盛开的情景,仿佛行走其间,如同穿越一个个柔软的屏障。"恋花行步步迟迟"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之物不忍离去的情感,每一步都充满了对花的深情。
接下来的两句"含风欲绽中心朵,似火应烧外面枝"生动地描写了花儿在春风中逐渐绽放,内心的精华正要展现,而外面的花枝则像烈火般炽热,充满了生命力的张力。
"野客须?终日醉,流莺自有隔年期"这两句诗,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何必"或"何需",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与逃避,而是选择沉浸于大自然中,与之共醉。"流莺自有隔年期"则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期待,每一年的春天都承载着新的希望。
最后两句"使君坐处笙歌合,便是列仙身不知"表达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了超脱尘世的快乐,即使是在平凡的环境中,只要心怀对美好的追求,就能达到与神仙一样的境界。这里的"列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象征着一种高洁脱俗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花卉之美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自然之美无限向往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颜巷萧条知命后,膺门感激受恩初。
却容鹤发还蜗舍,犹梦渔竿从隼旟。
新定暮云吞故国,会稽春草入贫居。
乡中自古为儒者,谁得公侯降尺书。
原上桑柘瘦,再来还见贫。
沧州几年隐,白发一茎新。
败叶平空堑,残阳满近邻。
闲言说知己,半是学禅人。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
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
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暮齿甘衰谢,逢人惜别离。
青山前代业,老树此身移。
买药将衣尽,寻方见字迟。
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