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白烟寒半野陂,临江旧宅指遗基。
已怀湘浦招魂事,更忆高唐说梦时。
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
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开篇"草白烟寒半野陂,临江旧宅指遗基"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设置了一个萧瑟凄清的氛围,也隐含着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情感。
紧接着的"已怀湘浦招魂事,更忆高唐说梦时"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思和对逝去岁月的无限留恋。这里的“湘浦”与“高唐”,在古代文学中往往与爱情或友情相关联,故此处可能暗指某种情感寄托。
"穿径早曾闻客住,登墙岂复见人窥"则是对过去生活片段的回忆。诗人通过“穿径”和“登墙”的行为,展示了他对于旧地旧事的眷恋之情,以及渴望再次与那些美好瞬间相遇的心境。
最后两句"今朝送别还经此,吟断当年几许悲"则表达了诗人在今日重游旧地时,对于过去离别之痛感同身受的深刻体验。通过“吟断”一词,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被触动,并以诗歌形式表达出来。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怀旧之情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思念。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剑阁西南远凤台,蜀魂何事此飞来。
偶因陇树相迷至,唯恐边风却送回。
只有花知啼血处,更无猿替断肠哀。
谁怜越客曾闻处,月落江平晓雾开。
才开便落不胜黄,覆著庭莎衬夕阳。
只共蝉催双鬓老,可知人已十年忙。
晓窗须为吟秋兴,夜枕应教梦帝乡。
蜀国马卿看从猎,肯将闲事入凄凉。
安西门外彻安西,一百年前断鼓鼙。
犬解人歌曾入唱,马称龙子几来嘶。
自从辽水烟尘起,更到涂山道路迷。
今日登临须下泪,行人无个草萋萋。
风有危亭月有台,平津阁畔好裴回。
虽非宋玉诛茅至,且学王家种竹来。
已得静居从马歇,不堪行色被蝉催。
故园兰菊三千里,旅梦方应校懒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