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仙二首(其一)

昆崙九层台,台上宫城峻。

西母持地图,东来献虞舜。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

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

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

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

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

形式: 古风

翻译

昆仑山上有九层高台,台上巍峨的宫城耸立。
西王母手持地图,从东方前来向虞舜进献。
虞舜宫中的礼仪结束后,他乘仙风返回,顺利无比。
十二楼上的仙人,奏乐歌唱,声音直冲云霄。
在环绕扶桑的道路上徘徊,白日的流逝引发离别之愁。
青鸟不再飞来,连麻姑也中断了书信往来。
这才明白东海的深邃,谁能真正探问它的深度呢?

注释

昆崙:古代神话中的西方神山。
宫城:宫殿城市。
西母:西王母,神话中的女神。
虞舜: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仁德著称。
仙风:神仙所乘的祥风。
扶桑:神话中的太阳树,象征东方。
离恨:离别之苦。
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信息的神鸟。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
东海水:泛指大海,象征深远莫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境的壮丽景象与仙界的神秘氛围。昆崙山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聚集之地,九层台则象征着高远和纯净。西母,可能指的是西王母,是掌管寿命与长生不老的女神,她持有地图,东来献给虞舜,这里虞舜应是传说中的圣君,象征着权力与智慧的传承。

虞宫礼成后,回驾仙风顺,表达了祭祀活动结束后,一切都归于和谐自然之境。十二楼上人,笙歌沸天引,则是描绘仙界乐队奏鸣的景象,这里的音乐不仅美妙,而且能够通天地。

接下来的“裴回扶桑路,白日生离恨”中,裴回可能是一个行者,他在扶桑(即扶桑国,一说位于中国东海之外,后来成为指代日本的地方)道路上,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离别之情。而“青鸟更不来,麻姑断书信”则透露出一种失望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某种期待未能实现。

最后,“乃知东海水,清浅谁能问”则是在提醒人们,对于神秘的仙界和远方的世界,我们凡人难以窥测其中真相。这也许在暗示着诗人对于超越现实世界、追求永恒之美好奇与向往之情。

收录诗词(196)

鲍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籍贯不详,元和四年进士,是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张为著《诗人主客图》,尊为“博解宏拔主”.将他与“广大教化主”白居易、“高古奥逸主”孟云卿、“清奇雅正主”李益、“清奇僻苦主”盂郊、“瑰奇美丽主”武元衡并列。为“六主”之一。宋代欧阳修、曾巩等对他的诗歌也颇为欣赏

  • 字:德源

相关古诗词

怀远人

远道在天际,客行如浮云。

浮云不知归,似我长望君。

秋至汉水高,南音何时闻?

瑶草难远寄,西风气氤氲。

常恐山岳游,不反鸾凤群。

无厌坐迟人,风雨惊斯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怀幽期

清砧击霜天外发,楚僧期到石上月。

寒峰深虚独绕尽,夜水浅急不可越。

窅机冥智难思量,无尽性月如空王。

眼界行处不著我,天花下来惟有香。

我今胡为寄他乡。

形式: 古风

怀惠明禅师

秋天欲霜夜无风,我意不在天地中。

雪山世界此凉夜,宝月独照琉璃宫。

解空长老莲花手,曾以佛书亲指授。

雪岭无人又问来,十年夏腊平安否。

形式: 古风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璿闺羽帐华烛陈,方士夜降夫人神。

葳蕤半露芙蓉色,窈窕将期环佩身。

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

嚬黛含犀竟不言,春思秋怨谁能问。

欲求巧笑如生时,歌尘在空瑟衔丝。

神来未及梦相见,帝比初亡心更悲。

爱之欲其生又死,东流万代无回水。

宫漏丁丁夜向晨,烟消雾散愁方士。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