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邢使君钓隐

使君卜筑占芳洲,短槛疏篱处处幽。

风月随时供燕几,笑谈终日在中流。

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下鸥。

城市山林俱寓目,问君底处足消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太守选了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建房,简朴的栏杆和稀疏的篱笆营造出处处清幽的氛围。
清风明月随时陪伴着燕子的小桌,朋友们在这里谈笑风生,整日畅游在江水之中。
轻盈的雁群掠过,寒意似乎让水边的鸥鸟也想落下栖息。
无论是城市的喧嚣还是山林的宁静都在眼前展现,我想问你,在哪里才能真正消除你的忧虑呢?

注释

使君:太守。
卜筑:选择地点建造房屋。
芳洲:美丽的水边陆地。
短槛:简短的栏杆。
疏篱:稀疏的篱笆。
幽:幽静。
风月:风和月,代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燕几:燕子的小桌,比喻友人相聚。
中流:江心。
翩翩:形容雁群轻盈飞翔。
来宾雁:来访的雁群。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
寒生:寒意产生。
城市山林:都市与自然的对比。
寓目:映入眼帘。
底处:何处。
足:足够。
消忧:消除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芳洲筑巢居住的情景,环境幽静,短墙和疏篱交织出一片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风月随时供燕几”表达了主人享受自然之美的悠闲情趣,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心境。

“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下鸥”两句则写出了秋天的景象,宾雁飞临,水面上开始有了寒意,似乎在暗示季节的更迭和时间的流转。

最后,“城市山林俱寓目,问君底处足消忧”表达了诗人对主人境界的赞美,似乎在询问,在这样一个既能观赏到城市又能欣赏到山林的所在,是不是能够完全放下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主人生活状态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环境的向往,以及对友人隐逸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题南台寺

相望几兰若,胜处是南台。

阁迥规摹稳,门空昼夜开。

回风时浩荡,高岭更崔嵬。

谩说石头滑,支筇得往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题益阳清修寺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题福岩

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

楼台还旧观,杉桧抚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

裴徊千古思,风壑有馀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憩清风峡

扶疏古木矗危梯,开始知经几摄提。

还有石桥容客坐,仰看兰若与云齐。

风生阴壑方鸣籁,日烈尘寰正望霓。

从此上山君努力,瘦藤今日得同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