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后期斩

穰苴先,庄贾后。期日中,设表漏。

后期斩,法不宥,军一出,燕师覆。

梁王越,踵其智,少年笑,疑相戏。

斩一人,设坛祭,众大惊,头抢地。

彼盗耳,乃封王,能用众,岂寻常。

军贵整,法必申,不如此,非将军。

君不见,孙子武勒兵,并可试妇女,队长既斩从而鼓,军中美人皆劲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诗《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后期斩》通过对古代将领穰苴和庄贾的故事进行引述,表达了对严格军纪和公正执法的赞扬。诗人以“穰苴先,庄贾后”开篇,描述了古代军事领袖对于时间观念的重视,规定军队集合在正午,迟到者将受罚。庄贾因迟到被斩,体现了军法严明。

接着,诗人提到梁王模仿穰苴的做法,但结果是“少年笑,疑相戏”,暗示这种严苛可能被误解为儿戏。然而,穰苴通过斩杀一人,设立祭坛,使得军队震惊,显示出他的威严和纪律的力量,即使是美女也能成为有力的战士。

诗中“彼盗耳,乃封王”暗指穰苴并非滥杀无辜,而是通过严格的军法来凝聚军心,提升战斗力。最后两句“军贵整,法必申,不如此,非将军”强调军队整齐划一和法制的重要性,认为这样的领导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寓言般地阐述了治军之道,强调了纪律、执行力和公正裁决在军事行动中的关键作用。

收录诗词(336)

张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一)踞床洗

高祖见黥布,公然踞床洗。

帝王作用自不同,厚其供张薄其礼。

笑彼骊山徒,易怒亦易喜。

所愿无多略可知,帐御饮食而已矣。

君不见,狂生入谒汉天子,长揖不拜上遽起。

急挥两女趋辍洗,延揽英雄乃若此。

骊山之徒宁兄比,嗟嗟何怪踞床洗。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二)羹颉侯

陈孺子,肥若是,贫何食,糠核耳。

高帝亦为嫂所苦,宾客未食屡操釜。

帝王有大度,雍齿且可容。

奈何怨丘嫂,伯子几不封。

贫贱人谁识真主,此事安能责妇女。

羹颉侯,何足怪。

君不见,未央前殿奉玉卮,记说当年臣无赖。

今日居然较仲多,太公亦复无辞对,殿上齐声呼万岁。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三)酬漂母

王孙落魄无知者,手把长竿钓城下。

城边漂母哀王孙,每日相逢进一餐。

丈夫得食母意毕,岂望将来更报恩。

钓竿一掷仗剑走,龙变云蒸骇九有。

锦衣此日归故乡,独奉千金酬漂母。

贫贱英雄最可怜,肯因富贵忘当年。

区区一饭尚如此,推食解衣何待言。

君不见,南昌亭长小人也,召见犹蒙赐百钱。

形式: 古风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四)出胯下

信能死,请刺我,不能死,出胯下。

出胯下,何足道,粲然一市人皆笑。

剖符向故里,危矣屠中儿,用作楚中尉,报复亦大奇。

当年熟视良有以,忍耻故能就于此。

君不见,英雄失志辱泥途,纵出胯下何伤乎?

君不见,英雄得志空千古,谁能生与哙等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