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十五)

独自心中骤,四面被兵围。

向前十道捝,背后铁锤锤。

伺命张弓射,苦痛剧刀锥。

使者门前唤,忙怕不容迟。

裸体逐他走,浑舍共号悲。

宅舍无人护,妻子被人欺。

钱财不关己,庄收永长离。

三魂无倚住,七魄散头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陷入绝境的人的内心挣扎与痛苦感受,充满了对生活困顿和命运不公的深切感慨。

首先,“独自心中骤,四面被兵围。”这两句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急促与外界环境的险恶。他仿佛在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迫下,感到孤立无援,四周都是威胁与困境。

接着,“向前十道捝,背后铁锤锤。”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所面临的困境之深,无论是前方还是后方,都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与挑战。这种“十道捝”和“铁锤锤”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在逆境中挣扎求生的艰难。

“伺命张弓射,苦痛剧刀锥。”这两句则揭示了主人公在绝望中寻求解脱的方式——通过行动来对抗困境。然而,这种对抗不仅没有带来解脱,反而加剧了他的痛苦,如同刀锥般刺入心扉。

“使者门前唤,忙怕不容迟。”这两句描述了外部力量的介入,使得主人公更加紧张和焦虑。他担心时间紧迫,害怕错过任何可能的援助或机会。

“裸体逐他走,浑舍共号悲。”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极度贫困和无助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尊严,四处奔走求生。与家人一同哀嚎,体现了他们共同面对苦难的悲惨景象。

“宅舍无人护,妻子被人欺。”这两句强调了家庭成员在困境中的遭遇,宅舍无人保护,妻子受到欺凌,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在动荡时期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钱财不关己,庄收永长离。”这两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财富与土地的无奈与绝望,即使这些曾经是他们生活的依靠,现在也已远离,无法再触及。

“三魂无倚住,七魄散头飞。”这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主人公在极端困境下的精神崩溃,仿佛连灵魂都失去了归宿,七魄散落,生命即将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底层人民在战争、贫困和社会不公面前的苦难与挣扎,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寻求生存之道的坚韧与无奈。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性在极端条件下的复杂面貌。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十六)

善劝诸贵等,□□□□□。

火急造桥梁,运度身得过。

福至生西方,各难知厌足。

身是有限身,程期太剧促。

纵有百年活,徘徊如转烛。

憨人连脑痴,买锦妻装束。

无心造福田,有意事奴仆。

只得暂时劳,旷身入苦毒。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十七)

傍看数个大憨痴,造舍拟作万年期。

人人百岁乃有一,纵令长命七十稀。

□□□□期却半,欲似流星光暂时。

中途少少辽乱死,亦有初生婴孩儿。

无问男夫及女妇,不得惊忙审三思。

年年相续罪根重,月月增长肉身肥。

日日造罪不知足,恰似独养神猪儿。

不能透圈四方走,还须圈里待死时。

自造恶业还自受,如今痛苦还自知。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十八)

吾家多有田,不善广平王。

有钱怕不用,身死留何益?

承闻七七斋,暂施鬼来吃。

永别生时盘,酒食无踪迹。

配罪剔受苦,隔命绝相觅。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十九)

借贷不交通,有酒深藏善。

有钱怕人知,眷属相轻薄。

身入黄泉下,他吃他人著。

破除不由你,用尽遮他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