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照邻都官通判成都

君家妇何贤,舍舟具车毂。

五年梦在梁,三年行向蜀。

迢递今日同,辛勤昔时独。

看花久莫留,买锦慰不足。

归来儿女大,婚嫁应相续。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家的妻子真贤惠,放下船后备好车轴。
五年来梦中相见,三年来实际去往蜀地。
如今我们相聚遥远,过去你独自辛苦劳作。
长久赏花不要停留,买绸缎也无法完全安慰。
回家后孩子都已长大,接下来的婚嫁之事也将接踵而至。

注释

君家妇:你的妻子。
何贤:非常贤良。
舍舟:放下船。
具车毂:准备车辆。
五年梦:五年来的梦境。
梁:梁州(古代地名)。
三年行:三年的实际行程。
蜀:蜀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
迢递:遥远。
辛勤:辛勤劳苦。
看花:赏花。
莫留:不要久留。
买锦:购买绸缎。
慰不足:无法完全安慰。
儿女大:孩子们已经长大。
婚嫁:婚嫁之事。
应相续:将会相继发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吴照邻都官通判成都》中的片段。梅尧臣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吴照邻的深深敬意和关切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吴照邻的妻子贤良淑德,五年来一直思念丈夫,甚至不惜舍舟乘车追随他到蜀地,展现出夫妻间的深厚情感。诗人感慨吴照邻过去独自在外辛勤劳苦,如今两人得以团聚,实属不易。

"五年梦在梁,三年行向蜀"这两句,形象地刻画了吴照邻夫妇分离时间之长以及妻子的坚韧与执着。接着,诗人感叹他们的重逢,"迢递今日同,辛勤昔时独",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当前相聚的珍惜。最后两句"看花久莫留,买锦慰不足",劝告吴照邻多陪伴家人,欣赏眼前的美好,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赞扬了吴照邻妻子的贤良,也表达了对友人家庭幸福的期盼,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亲情和友情的重视。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宋中道太博倅广平

行役无冬春,车马无南北。

急若机上梭,离别肠自织。

其间走声利,昼夜不能息。

晚得二友生,胸蜺吐五色。

各思强禄仕,安肯坐仰食。

一之毛遂乡,一之太伯国。

岂无颖脱才,可迈古风力。

明当隔大河,去路指斗极。

谁念平原君,能于众中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宋中道郑州拜扫

酣酣道旁杏,戢戢垄上柏。

不知烟火禁,但感风露易。

开关扫墓隧,向树系车轭。

洒泪有馀悲,麒麟高几尺。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送宋中道朝陵仍于西都省亲

西出虎牢关,南瞻园庙戟。

汉殿拜衣冠,魏台严帐帟。

春风石阙冷,晓气田涂白。

早晚下朱陵,先过洛阳陌。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送宋郎中知商州

商于六百里,太守二千石。

地广任亦重,车建旗仍赤。

尝闻四老人,采芝留旧迹。

古庙藏空山,曾无汉羽翼。

其事有图画,家传多典籍。

愿君为政閒,案览知畴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