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霍光

官安胥饮贵仍骄,父子同诛韪孝昭。

博陆时方专国柄,济阴早已被弓弨。

老妻安得谋灵妪,劣女刚将冠内貂。

白去副封奇祸作,后车倾覆更萧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官员安逸饮酒自傲,父子一同受罚显公正。
博陆当时独揽大权,济阴早年已备好弓弦待发。
老妻怎能与智者商议,劣女竟敢戴起贵妇的貂冠。
白日离去引发奇灾,后座颠覆更显凄凉。

注释

官:官员。
安:安逸。
胥:相互。
饮:饮酒。
贵:地位高贵。
仍:仍然。
骄:骄傲。
父子:父子关系。
同诛:一同受罚。
韪:正确,正当。
孝昭:显示孝道。
博陆:历史人物或地名,此处指代人。
专:独揽。
国柄:国家权力。
济阴:地名,可能也是指代人。
被弓弨:处于戒备状态,弓弦已拉开。
老妻:妻子。
谋:商量。
灵妪:聪明的老妇。
劣女:品行不端的女儿。
冠:戴上。
内貂:贵妇的貂皮帽子。
白去:白天离去。
副封:副职或封号。
奇祸:意外灾祸。
后车:随行车辆。
倾覆:翻倒。
更:更加。
萧条:凄凉,衰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及其家庭的悲惨遭遇,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来表达诗人对权贵家族命运无常的感慨。从“官安胥饮贵仍骄”可见其家族在鼎盛时期的骄奢与自满,而“父子同诛韪孝昭”则揭示了他们最终遭遇的悲剧性打击,这种由盛转衰的情形,引发人们对于权力易逝、命运多舛的深刻反思。

“博陆时方专国柄”及“济阴早已被弓弨”两句,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权力的转移与家族的毁灭。其中,“博陆”、“济阴”或许是指某一历史事件,或是虚构的地名,用以象征性地表述权力变幻不居。

“老妻安得谋灵妪”及“劣女刚将冠内貂”两句,则转向家庭内部,表现了女性角色在家族灭亡中所面临的悲惨处境。这里通过对老妻和年轻女子的描写,突出了她们的无奈与哀愁。

最后,“白去副封奇祸作,后车倾覆更萧条”两句,通过“白发”、“副封”等意象,以及“后车倾覆”这一强烈的动态画面,生动地描绘了家族灭绝后的荒凉景象和无尽的哀伤。整首诗语言雄浑,情感深沉,通过对家族悲剧的刻画,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权力与命运的深切体悟。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更是对人世变迁的一种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44)

李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籍贯:记诵过
  • 生卒年:1122—1198

相关古诗词

多病

守静偏多病,争先素不能。

材非经世具,分合出家僧。

利路防深阱,穷居任曲肱。

息交休扰扰,藏拙要儚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师正堂二首(其一)

物我虽殊理本同,算来身教易为功。

表端岂但日间影,德盛应如草上风。

作字心君生笔下,照人眸子验胸中。

平生得力今拈出,尤见操存合至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师正堂二首(其二)

颓垣荒蔓几经霜,今喜崇成背郭堂。

雅欲援琴追宓子,时从退食咏羔羊。

溪流碧绕如平篆,山木阴连不断行。

祇恐诏公台省去,空教南国爱甘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涪陵游北岩寺伊川谪居尝传易于此有钩深堂鲁直名且书之故寺有四贤像伊川鲁直康节尹和靖

隔江定佳处,放艇得幽寻。

直上云根径,尽行霜叶林。

昔人非避世,此地可钩深。

何物能熏染,幽禽亦好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