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程给事赟阇黎化去之什

风流云散越王城,珍重阇黎愿力成。

不使邓尼惊倒化,祇教白傅叹先行。

早因妙契窥曹洞,竟以清芬继肇生。

回首中庭旌骑散,月华还可一方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风流云散越王城,珍重阇黎愿力成。
不让邓尼惊讶于变化,只让白傅感叹先前行。
早年因深刻理解曹洞禅法,最终以清雅之名延续其生。
回首庭院,骑兵已散,唯有月光依然明亮。

注释

风流云散:形容人事变迁,如风云般消散。
越王城:古代越国的都城,这里泛指历史遗迹。
珍重:敬重,重视。
阇黎:佛教对僧侣的尊称。
愿力:佛教中指修行者的意愿和力量。
邓尼:可能指某位人物或典故,此处表示惊讶变化。
白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
先行:走在前面,此处指先人或前贤。
妙契:深刻的契合或理解。
曹洞:禅宗的一个重要派别。
清芬:清雅的声誉或品德。
肇生:开始兴起或传承。
中庭:庭院中央。
旌骑:装饰有旗帜的骑兵队伍。
一方明:一处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所作,题为《和程给事赟阇黎化去之什》。诗人通过对越王城的风流云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阇黎(僧侣)程赟离去的感慨。他赞扬阇黎的修行力量,希望其能避免世俗的困扰,如邓尼(可能指佛教中的障碍)之惊倒,让白傅(唐代诗人白居易)也为之赞叹。诗人回忆与阇黎的深厚交谊,以及对方在佛法上的高深造诣,如同曹洞宗的智慧。最后,诗人以中庭月色明亮的画面收尾,象征着阇黎的精神光芒依然照亮他人,即使身化而去,其影响犹在。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景物之中,展现了词人对朋友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感悟。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一)送次中谏议

鲜车百乘使龙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帐列仙修故事,行台诸部奏新声。

留犁挠酒知胡意,尺牍移书示汉情。

纳节便应归法从,中途已报制书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林次中奉使契丹刘仲平出倅郓州同舍十有六人饮饯于丁氏园次少蓬韵二首(其二)送平仲学士

须句别驾伟仪刑,陵谷初无见坦平。

七子建安推世艺,五经中秘擅家声。

南宫参掇端如梦,东观分携空复情。

莫爱溪堂好风月,早来龙尾道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驾幸太学

原庙初更十二章,还舆诏跸幸诸庠。

法天辟水遥迎仗,应月深衣不乱行。

风动四夷将遣子,礼行三舍遂宾王。

前知此举追虞氏,果有球音发舜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俞公达待制挽词二首(其二)

一麾出守著威名,凶讣西来上为惊。

玉帐笑谈成昨梦,锦囊书札见平生。

衣冠渐散红莲府,铠马还归细柳营。

可道风流回首尽,芝兰庭下粲朝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