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

料峭寒天雪未融,迟迟解冻待春风。

狐裘染遍繁霜白,兽炭添来活火红。

缩手妻将双袖捲,埋头我爱一衾蒙。

朱门夜宴笙歌暖,谁念袁安卧雪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春寒》由清代诗人简楫所作,描绘了春寒料峭时节的景象与人物情感,细腻入微。

首句“料峭寒天雪未融”,开篇即点明了季节特征——春天的寒冷还未完全消散,雪花仍未完全融化,营造出一种冬末春初特有的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

接着,“迟迟解冻待春风”一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形象地表现了大地在春风的呼唤下缓慢苏醒的过程,春风的到来预示着温暖与生机的回归。

“狐裘染遍繁霜白,兽炭添来活火红”两句,通过服饰和取暖方式的描写,展现了人们面对春寒时的应对之策。狐裘的洁白与兽炭的炽热形成鲜明对比,既体现了物质条件的丰富,也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缩手妻将双袖捲,埋头我爱一衾蒙”则进一步描绘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妻子为丈夫卷起衣袖,丈夫则沉浸在被褥的温暖中,这一幕幕细节充满了亲情与关爱,凸显了在寒冷中相互扶持的温情。

最后,“朱门夜宴笙歌暖,谁念袁安卧雪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富贵人家的奢华夜宴,笙歌相伴,热闹非凡;另一边则是贫寒之家的主人公袁安,独自忍受着严寒,无人问津。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差异,也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境遇的关注与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春寒时节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

简楫(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一)

盛夏我将去,先生绣斧来。

欲观君子化,以兹暂徘徊。

邂逅若畴昔,雄谈何快哉。

清风弥岛屿,百辟式丰裁。

其如困羽檄,不待日追陪。

我今整归棹,过从无嫌猜。

所念经营者,先事去祸胎。

愿言一为别,幸无忽草莱。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二)

番黎素无知,浑噩近太古。

祇为巧伪引,讼争亦肆侮。

睚眦动杀机,其心将莫禦。

所幸弗联属,社社自愚鲁。

太上用夏变,衣冠与居处。

使彼忘为番,齐民消党羽。

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

无虐无令傲,服劳安作苦。

恩胜即乱阶,煦嘘鼠为虎。

所以王道平,不为矫枉补。

形式: 古风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三)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

形式: 古风

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四)

凤山东南境,有地曰琅峤。

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

宽旷兼沃衍,气势亦雄骁。兹土百年后,作邑不须?。

近以险阻弃,绝人长蓬蒿。

利在曷可绝,番黎若相招。

不为民所宅,将为贼所巢。

遐荒莫过问,啸聚藏鸱枭。

何如分汛弁,戒备一方遥。

行古屯田策,令彼伏莽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