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浙西周判官

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

天阙因将贺表到,家乡新著赐衣还。

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送浙西周判官》。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为即将离去的朋友周判官饯行。

"由来自是烟霞客,早已闻名诗酒间。"

这两句描绘了周判官的身份和才华,他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文人,既擅长诗词,也酷爱美酒。这不仅展示了周判官的个人魅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其才能的认可。

"天阙因将贺表到,家乡新著赐衣还。"

这里提到的“天阂”可能是指朝廷或皇帝,“将贺表到”意味着周判官将要回到他的任所去接受朝廷的嘉奖。而“家乡新著赐衣还”则是在说他在家乡有新的成就,这些成就在朝廷看来值得肯定,以至于被赐予新衣作为奖励。

"常吟卷里新酬句,自话湖中旧住山。"

这两句表达了周判官对诗词的热爱和他曾经居住在湖边山中的生活情趣。“卷里新酬句”说明他时常吟诵着自己或他人的诗句,而“自话湖中旧住山”则透露出一丝怀念之情,似乎他对那段生活有着不舍的回忆。

"吴越主人偏爱重,多应不肯放君闲。"

这两句中的“吴越主人”可能是指周判官即将到达的地方的长官或是一位尊贵的人物。“偏爱重”表明这个人对周判官的才能和品格有着极高的评价,而“多应不肯放君闲”则意味着因为周判官的才华,他将会被频繁地邀请参与各种活动,不会让他有闲暇。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朋友即将离去的不舍,更是对其才能和美好未来的一种期待。张籍通过这首诗展现了自己的情感深度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之情。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哭于鹄

青山无逸人,忽觉大国贫。

良玉沈幽泉,名为天下珍。

野性疏时俗,再拜乃从军。

气高终不合,去如镜上尘。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来吊嗣子,对陇烧新文。

耕者废其耜,爨者绝其薪。

苟无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怀安能陈。

徒保金石韵,千载人所闻。

形式: 古风

宴客词

上客不用顾金羁,主人有酒君莫违。

请君看取园中花,地上渐多枝上稀。

山头树影不见石,溪水无风应更碧。

人人齐醉起舞时,谁觉翻衣与倒帻。

明朝花尽人已去,此地独来空绕树。

形式: 古风

病中寄白学士拾遗

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

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

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

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离妇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

托身言同穴,今日事乖违。

念君终弃捐,谁能强在兹。

堂上谢姑嫜,长跪请离辞。

姑嫜见我往,将决复沉疑。

与我古时钏,留我嫁时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于路陲。

昔日初为妇,当君贫贱时。

昼夜常纺绩,不得事蛾眉。

辛勤积黄金,济君寒与饥。

洛阳买大宅,邯郸买侍儿。

夫婿乘龙马,出入有光仪。

将为富家妇,永为子孙资。

谁谓出君门,一身上车归。

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

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