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孔著作常父馆中喜雪

冬旱及兹雪,都人销百忧。

墙根有宿草,馀绿尚去秋。

新阳解薄冰,大润升介丘。

夜闻窗响纱,高云正绸缪。

明旦天津望,寒花翳川流。

宫中圣人喜,疠气一夕收。

史占上日祥,知欲遍九州。

敢任肉食谋,官闲欣岁休。

虽无山阴船,穷巷窘若囚。

却幸葛翁来,汤饼有麦牟。

孔侯金闺彦,平昔慕追游。

延阁排霄起,登临忘我愁。

何当联辔镮,城苑佳气浮。

春郊日可望,桑野听行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冬季干旱直到下雪,京城的人们消除了百般忧虑。
墙脚仍有残留的草,秋天的绿色还未完全消退。
新升起的阳光融化了薄冰,大地湿润,滋润了山丘。
夜晚听到窗户的响动,高高的云层缠绵不绝。
明天早晨在天津远望,寒冷的花朵覆盖了河流。
宫中的圣人欢喜,一夜之间疾病全消。
史官占卜显示吉祥,预示福祉将遍及全国。
我敢于承担权贵的决策,官场清闲,欣喜于年终的安宁。
虽然没有山阴的游船,但狭窄的巷子也像囚徒得到了解脱。
幸好葛翁来访,带来了热汤和麦面食品。
孔侯是金闺才子,向来向往这样的游历。
延阁直入云霄,登高望远,让我忘却了忧愁。
何时能一同驾车出游,城郊的美景令人期待。
春天的郊野每天都值得期待,田野上传来农人的歌声。

注释

兹:这时。
销:消除。
宿草:残留的草。
新阳:初升的阳光。
薄冰:薄冰。
绸缪:缠绵不绝。
天津望:天津远望。
寒花:寒冷的花朵。
疠气:疾病。
上日祥:吉祥的日子。
九州:全国。
肉食谋:权贵的决策。
岁休:年终安宁。
山阴船:山阴的游船。
穷巷:狭窄的巷子。
葛翁:友人名。
麦牟:麦面食品。
孔侯:人名。
金闺彦:才子。
延阁:宫殿的走廊。
排霄起:直入云霄。
联辔镮:驾车出游。
佳气:美景。
春郊:春天的郊野。
行讴:农人的歌声。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孔著作常父馆中喜雪》是晁补之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冬日降雪带来的喜悦和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待。诗中描绘了京城百姓因雪灾缓解而消除忧虑的情景,以及积雪融化、大地润泽的景象。诗人夜晚听到窗响,预示着天气转暖,早晨远望天津,看到寒花点缀在川流之上,象征着冬季的结束。

诗人借此表达对皇室的恭维,认为这场雪是上天赐予的好兆头,预示着瘟疫将消退,国家安宁。他期待自己能从繁忙的公务中抽身,享受闲暇时光,即使生活简朴,有朋友如葛翁来访,也能带来温暖与欢乐。诗人还提及孔侯(孔著作常父)的文采和他们共同的游历愿望,希望将来能一同游览城苑,欣赏春日郊野的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孔毅父种花因送海棠厅三大字求茶

东园老槐春不发,举头只见中条雪。

江梅去国亦悽然,一萼聊堪映庭月。

未信河滩宜海棠,十株立致非所望。

为君大字书堂榜,报我奁中越焙香。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潜忆杨翰林元素家淮上夜饮作

老人得坐安若山,畏寒缩颈衣裘间。

不如公子拥樽酒,诗材春乱词涛翻。

想见杨家美人出,玉面朱唇映琴瑟。

冰船著炬光照淮,雪乱风筵饮方逸。

只今愁坐私自怜,寒书冻砚尘满前。

人生何者非昨梦,还如归去散花天。

老人已复形槁木,真幻那知然不然。

蚓鸣小鼎藜羹熟,闭眼圆蒲不是禅。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潜病中作时方求补外

贫炉初著灰,浊酒寒不温。

邻张病未来,独负南窗暄。

昨日往过之,欢喜能两餐。

酲醲淟然解,愧无枚乘言。

祝君抱虚一,邪气袭无门。

今晨有起色,迎笑眉宇轩。

扶掖两男儿,总丱佳弟昆。

遣诵寄我诗,妙可白玉刊。

平生俱豪气,见酒渴骥奔。

赐休常苦稀,晨谒良不闲。

约君向南邦,勿厌敲扑諠。

公馀未忘饮,何必釂十分。

时平但行乐,卧治安足论。

琵琶五十面,雷雨出鹍弦。

形式: 古风

次韵文潜尉福昌时壁间清暑亭诗

梅福当年守此官,荆山谁见韫琅玕。

人如修竹三冬好,诗与清溪九夏寒。

未信簪裳妨小隐,蚤时雷雨起深蟠。

春风揽辔河阳县,痛饮狂歌忆旧年。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