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其三十三)习家池

日日山公载酒过,醒时常少醉时多。

儿童拍手阑街笑,惊破沧浪一曲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通过“日日山公载酒过”这一句,展现出频繁的宴饮活动,营造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氛围。接着,“醒时常少醉时多”则揭示了主人公饮酒的常态,似乎在醉与醒之间寻找生活的乐趣和平衡。这种对饮酒的态度,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中清醒与混沌状态的深刻洞察。

“儿童拍手阑街笑”一句,通过儿童的反应,将场景进一步丰富起来。孩子们的笑声不仅增添了节日般的欢乐气氛,也从侧面映射出主人公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对周围人的影响。他们或许不解,但被吸引,甚至感到好奇和欢愉,这无疑为诗中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生动和趣味。

最后一句“惊破沧浪一曲歌”,以“沧浪”这一意象,象征着深邃而广阔的精神世界。在饮酒的狂欢之后,主人公或许会静下心来,唱起一曲歌,这歌声可能包含了对生活的感慨、对自然的敬畏或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这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释放,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生活态度的多样性,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襄阳咏史(其三十四)的颅溪

得雨蛟龙未易图,枉劳木禺用机谟。

死生毕竟谁堪托,今日才方见的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襄阳咏史(其三十五)作乐山

悠悠曾不倦登临,眼底何人为赏音。

白雪一歌犹掩耳,安知梁父是龙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襄阳咏史(其三十六)冠盖里

道口亭前多贵游,一时来往亦风流。

若能共画安刘计,岂独英雄记里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襄阳咏史(其三十七)呼鹰台

英豪并起望人才,底事将军谩筑台。

倘使曹公肉能饱,如何唤得野鹰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