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云

万里幕四垂,一片云自飞。

秪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

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广阔的天空四面垂落,一片孤云独自飘飞。
只知道扎根于岩石,而非依赖天空为庇护。
既然来了本无意,离去又岂有预谋。
无法化作润物的甘霖,何必回归那帝都之乡。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辽阔。
幕:天空。
自飞:独自飞翔。
秪知:只知道。
根抱石:扎根于岩石。
天为衣:天空为庇护。
既来:既然来到。
无心:没有预谋。
却去:离去。
未能:无法。
作霖雨:化作甘霖。
安用:何必。
帝乡:帝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人邵雍以云为题,通过对云的自由自在的描绘,寓言了自己的心境。"万里幕四垂,一片云自飞",开篇即展现出广阔的天地间,云朵悠然飘荡的景象,犹如诗人内心的逍遥自在。接着,"秪知根抱石,不为天为衣",云被比作扎根于大地而不求高飞的石头,象征着诗人坚守内心,无意追求世俗的功名。

"既来曾无心,却去宁有机",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随缘而来的态度,既然来了便无心留恋,离去时也无需刻意安排,一切顺应自然。最后,"未能作霖雨,安用帝乡归",诗人暗示自己并未有如云般带来丰沛雨水的能力,因此不必执着于官场或归隐,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云的形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深深契合。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王安之小园五题

小园新葺不离家,高就岗头低就窊。

洛邑地疑偏得胜,天津人至又非赊。

宜将阆苑同时语,莫共桃源一道誇。

闻说一轩多种药,只应犹欠紫河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和北京王郎中见访留诗

车从赏春来北京,耿君先期已驰情。

此时殒霜奈何重,今岁花开徒有声。

既辱佳章仍坠刺,宁无累句代通名。

天之才美应自惜,料得不为时虚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邢和叔学士见别

世路如何若大东,相逢不待语言通。

观君自比诸葛亮,顾我殊非黄石公。

讲道污隆无巨细,语时兴替有初终。

出人才业尤须惜,慎勿轻为西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其三)

洛阳交友皆奇杰,递赏名园只似家。

却笑孟郊穷不惯,一日看尽长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