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
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在回军上杭时所见的山城景色,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首联“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点明了诗人驻扎山城的时间之长,并且表达了他深入探索自然的愿望,如同踏入了幽静的山林之中,触碰到了薜荔与藤萝的生机。颔联“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则展现了诗人对南国回归和平的喜悦,以及对东田农民重新耕作的欣慰,体现了他对社会安宁与人民生活的关注。
颈联“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通过晨曦中的溪流与云雾,以及江水上涨带来的新景象,描绘了一幅动态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尾联“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则在日落时分,诗人倚靠于山中,仰望星空,感叹于傍晚时分山色更加浓郁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也蕴含了他对社会和谐与个人精神追求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即看一雨洗兵戈,便觉光风转石萝。
顺水飞樯来买舶,绝江喧浪舞渔蓑。
片云东望怀梁国,五月南征想伏波。
长拟归耕犹未得,云门初伴渐无多。
辕门春尽犹多事,竹院空閒未得过。
特放小舟乘急浪,始闻幽碧出层萝。
山田旱久兼逢雨,野老欢腾且纵歌。
莫谓可塘终据险,地形原不胜人和。
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
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
见说虔南惟苦雨,深山毒雾长阴阴。
我来偏遇一春旱,谁解挽回三日霖?
寇盗郴阳方出掠,干戈塞北还相寻。
忧民无计泪空堕,谢病几时归海浔?